最新数据表明,国内7成儿童运动难,孩子体质问题已不容忽视,抓住孩子运动敏感期,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上网聊天和打游戏、看电视,坚持运动的孩子不足3成,远低于美国63%的水平。
儿童锻炼明显不足,体质健康已敲响警钟,对身高的潜在影响更是影响一生。美国爱心基金会会长翁永凯在人民网、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介绍说:在美国,59%的孩子在6~10岁就开始接受身高管理,运动习惯的养成是第一步,而运动也有敏感期!

13岁前是儿童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敏感期,是孩子运动发育非常快的时期,大脑特别敏感、可塑性强,不用费力孩子们就能学会一些运动项目的新动作。
13岁以后,大脑发育定型,即使大量训练,也很难达到13岁前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抓住儿童运动能力发育的敏感期”,通过趣味性强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建立对运动的依从性,形成运动好习惯,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人体系统中,『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先最快,所以和神经支配与神经感觉有关的灵敏、动作速度、技巧等的学习,要越早越好。
新生儿出生后的 1-2年,大脑发育相当快。而小脑发育到3岁时,已基本达到很高水平,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准确性,所以在崇尚"体育"的美国,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被带去学体操、游泳等体育项目。
3-6岁,大脑皮层各区域之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
6岁时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和巩固,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
7-8岁时,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细胞的分化,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人在7、8岁时,特别敏感,可塑性最大。
在各项体育运动中,速度”被称为灵魂、核心。动作速度”的敏感期7~11岁,以后频率提高就比较难了,因此,要想速度快和跑得快,7~11岁就要参加训练了。
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所以说,小学高年级是"一学就会"的年龄,不用费力,孩子们就能学会一些新动作。
13岁以后,大脑发育定型了,即使大量训练,也很难达到13岁前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了。
2015年教育督导室公布的一项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表明:每天运动超过1小时的学生,学习成绩会更好,情绪也更加积极乐观。
同样欧美国家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表明,青少年早期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运动选择得当,不但能为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锻炼孩子的智商。

1、柔韧素质:12岁之前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弹性好,可塑性大,关节伸展的幅度大,这个时期进行柔韧、灵活性训练可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2、速度素质:7~12岁反应速度作为速度素质的指标,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因为身体内外所有随意肌的运动,均受运动中枢”支配。
3、灵敏素质:6~9岁神经支配与神经感觉有关的灵敏、动作速度、技巧等的学习,这个时期孩子的运动能力处在教什么会什么”阶段,可通过练习掌握各种高难动作。

基本技术掌握得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就掌握得越快,越自如。因为,动力定型建立得越多,大脑皮质的灵活性越高,改建就越容易。
儿童体能作为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运动,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快乐的完成各项富有趣味的运动及挑战——翻滚、跳跃、攀爬、蹦床、平衡木等,从而逐渐为孩子建立起勇敢、自信、平衡、协调……
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充分挖掘运动敏感期的潜力,让他们通过不同运动的不同效果,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开发潜在智力、树立良好性格、养成运动习惯的目的。父母们,除了疲于带孩子学钢琴、学外语、学绘画、学书法等,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运动的敏感期,让孩子终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矫健的身影。

最后附上国际上比较推荐的幼儿运动:
1、攀爬运动练习身体平衡能力;2、户外奔跑:注意不是长跑,儿童不适合进行长跑训练,有的家长让孩子跟自己进行慢跑练习,其实是错误的。儿童只适合自由的嬉闹式的奔跑,比如抓人游戏等,时间也需要控制;3、球类运动:踢球、运球、投掷球等对儿童全身发育都是非常好的。很多国外孩子从小运动也不是提倡任何专项运动项目的,幼儿不适合练习网球、足球、篮球等球类的,对肌肉生长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