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和我聊天时抱怨自家的娃逢考必错几道计算题,每次都和娃们一起做考后分析总结,但是作用不大,下次还是照错不误。当我问到家长们考后总结了哪些的时候,大部分家长结果就是粗心”、马虎”,因为每次让娃订正的时候又能做对。难道娃们真的仅仅是粗心马虎”吗?每次都甩锅给粗心马虎”真的合适吗?

我一直跟学生以及家长强调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如果计算都有问题,那么学习其他内容一定也会出现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小学阶段的内容无外乎:数与代数(计算)、图形与几何(图形)、实践应用(应用题)三部分,每一部分都与计算有关系,计算不过关,其他做得再好最终也是前功尽弃。那么娃们出现计算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1)审题不仔细。比如将+看成-,×看成÷。
(2)计算法则和运算律掌握的有问题,先算谁后算谁不清不楚。
(3)大数运算需要用到竖式,但是竖式书写有问题,特别是乘除法竖式。
(4)数感不行,导致计算慢,可以巧算的部分发现不了。
(5)打草稿时书写混乱。
(6)缺乏检查意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打好基础,如果是计算法则、运算律、竖式等掌握的有问题的话,可以回到相对应的章节,从最基础的开始练习。
二、计算是需要多练!多练!多练!计算上面的天才是极少数的,自家的娃既然不是计算天才,那只能在下功夫多练习,并且要限时练习,练习多了数感自然就有了,计算速度自然就上来了。如果能抽出时间,最好每天都能做一些计算的练习,我比较欣赏的是学而思每月一本的《计算小超市》,里面的分好了每天练习的量。
三、培养小朋友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书写习惯、检查习惯,这些习惯会让小朋友受益一生,家长们在娃小学阶段要重点培养小朋友的学习习惯,这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帮助到在娃成长路上一直奋斗的家长们。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