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小时候对家长的依恋慢慢变得独立。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够永远爱着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时间久一些,但如果过度地黏着父母,不愿独自相处,却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也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
【案例】一位女士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却仍然每天黏着妈妈,只要放学在家,无论妈妈做什么,都要紧紧地和妈妈贴在一起,这让妈妈苦恼不已。
通过与家长沟通,追溯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这才知道,原来,孩子从1岁多就被送到奶奶家,直到上小学才接回来,孩子最需要家长陪伴的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亲子满足,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想要改善这种状态,孙老师的建议是平时多与孩子肢体接触。
1、与孩子建立拥抱的仪式感。可以是早晚安拥抱,可以是定期地鼓励拥抱。
2、加大拥抱的力度,通过孩子的肌肉记忆,将这种爱反复传达。
3、在睡前陪伴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位妈妈主动拥抱孩子时,孩子已经开始拒绝,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通过 这些方式,用行动给孩子加强安全感,让孩子明白,妈妈永远是爱他的,不会离开他。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尤其是0-3岁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当这种陪 伴缺失,就会造成对父母的不信任,丧失安全感,如果不及时干预,对于长大后人格的塑造,以及婚恋关系都有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