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坏情绪如弹簧,你弱它就强。帮孩子纾解坏情绪,要分三步走

最近这些天,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家娃DD都要我轻轻的拍着他的屁股,他才能睡着。

拍屁股还不是简单的拍几下,必须是拍在他屁股的固定位置。一旦位置不对或者力度不对,他就会发脾气,踢腿、哭、闹,每次发完脾气后,他都会说妈妈,我又发脾气了”。

坏情绪如弹簧,你弱它就强。帮孩子纾解坏情绪,要分三步走

DD说我又发脾气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心理是有很大压力么?是很自责么?会不会对他的性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咨询了心理医生。

一. 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好事

在心理医生的沟通中,我详细讲述了我和老公日常跟孩子相处的方式,以及孩子日常生活的一些行为习惯后,心理医生给到我的回答是:孩子发完脾气后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情绪,说明孩子会认识到发脾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说明了孩子是一个有自我意识,并有了初步的情绪控制能力。

心理医生最后建议我们还持续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并引导孩子去纾解不良的情绪,这对他以后的情绪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心理医生最后给到的结论,让我的心踏实下来,给我的建议也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二.情绪无影无形,但情绪问题要及时叫停

可能很多家长认为,不至于孩子的一句话去咨询心理医生,我这个当妈的太矫情了。

实际上,之所以对他情绪如此关注,是有原因的。

原因1:不希望他陷入我曾经的情绪黑洞”中

之所以对他情绪如此关注,是因为在我自己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我就曾很多次深深的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自拔,以致于曾经产生过抑郁倾向。我也被这种负面情绪无法及时纾解而一度影响到工作、生活、以及日常人际交往。

在我看来,负面情绪就像是一个黑洞一样,黑暗的深渊一眼望不见底。一旦陷入后,往往会有不知所措,无力反抗,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深渊里,仿佛自己的生命中没有了阳光。

因为遭受过这种痛苦,因此,在平时照顾DD的过程中,我对他的情绪管理建设非常重视,希望他未来善于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不必陷入我曾经经历过的泥潭中。

心理

原因2:情绪与健康密不可分

人的情绪跟健康有关系吗?

当然有。科学家们通过一个心理学试验验证了情绪状态与健康的关系。

美国心里学家艾尔玛将人在不同情绪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管中,冷却成水后发现: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是清澈透明的。在悲伤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中会有白色沉淀。在愤怒、生气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竟然死亡。

大白鼠

无独有偶,前今年曾在国内大卖的《谁知道答案》这本书也通过实验,论证了情绪和水分子状态的关系。其实,情绪和健康的关系不必多言,大家都可以理解。很多疾病在治疗时,医生都会嘱咐病人要乐观一些,不要生闷气”。情绪看不见摸不到,却和我们的健康密切关联着。

原因3:幼儿时期的情绪状态,关系他未来的成长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我们接触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感知到对方的磁场。当一个人情绪稳定,且积极向上时,他也能召唤到很有磁场相近的人与朋友。当积极的因素聚合在一起时,凡事都会呈现越来越好的状态,即使有挫折坎坷,也会积极面对。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磁场是情绪压抑,苦闷不堪的时候,很有可能自己的消极情绪会愈演愈劣,不得自拔,长期陷入到自己负面的情绪黑洞中。

心理

有很多论证和研究也标明,稳定且积极的情绪状态的重要性。很多成年人和青少年在情绪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的成长经历。因此,在幼年期就开始重视孩子的情绪,有意识的做一些情绪管理的工作,对未来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如何帮助孩子,纾解他的坏情绪?

心理医生告诉了我帮孩子纾解坏情绪,要分三步走。结合我自己平时在育儿时的一些感悟,在这里分享一些要点,供各位爸爸妈妈参考:

1. 联结

人有不同的情绪,大体可以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一个情绪分类下面又可以有很多种细分,比如怒又可以分为:忧伤、生气、愤怒、沮丧、绝望等等。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需要将孩子此时的情绪感受和具体的情绪命名联结起来。

大白鼠

比如,孩子今天想吃一根冰淇淋,你考虑到他一吃冰淇淋就拉肚子,所以拒绝了他的需求。此时他蹦、他哭、他闹。此时家长可以说你现在很生气,很愤怒”是吗?这样,孩子就可以知道,原来此时他想吃冰淇淋而不得的这种感受,叫做生气、愤怒。

这样就将孩子的情绪感受与情绪命名联结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以后如何跟家长沟通、描述,以便让家长清楚的明白他的情绪。

2. 模仿

当孩子认识了自己的情绪后,那该如何帮助他们排解这种情绪呢?家长在这里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弱,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依靠家长作为榜样,去模仿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也可以依靠模仿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脾气

这其实也对家长提出了而高的要求。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或坏情绪时,要做到心态平和、沉着冷静。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试着用我为什么会很生气、是什么让我这么生气,这种问题的出现可以解决吗,有这么方式可以解决,这种方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类似的问题,引导自己和孩子剖析坏情绪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强化

通过模仿,让孩子懂得了如何去对待坏情绪时,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孩子,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采取这些方式方法去应对,来强化孩子在面对坏情绪时的积极应对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出,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是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比如,当面对孩子的坏情绪时,鼓励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委屈、愤怒就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当孩子习惯运用这种方式来纾解坏情绪时,家长可以给予你做的很好”这样的正面鼓励,以让孩子再次面对坏情绪的时候采用这种积极的方式。

负面情绪

当孩子遇到坏情绪,是一味的抱怨、埋怨、愤怒、发泄,还是会探究自己坏情绪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坏情绪的方法,其实是一种思维习惯的问题。

解决情绪问题,与其说是一种能力,其实是一种思维习惯,联结、模仿、强化”三步走,也是一种面对坏情绪时的思维习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各位家长教给小朋友如何与自己的坏情绪相处,如何摆脱坏情绪的束缚。

坏情绪如弹簧,你弱它就强。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做情绪的主导者,强有力的赶走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