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孩子妈妈、爸爸、姥姥等人念叨,我家娃抵抗力不行啊,一到换季就生病,感冒发烧更是常事。
那到底什么是抵抗力呢?抵抗力就是我们专业术语中的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对于小宝宝来说,他自身的免疫力确实不强,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完善。如何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呢?针对学龄前儿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为宝宝打造一个黄金盔甲。
1、母乳喂养
母爱天生,母乳天赐,其实每个妈妈都是能给予宝宝最初的爱。都说奶粉里面的矿物质、维生素、DHA如何如何,但是作为活性的细胞,里面是一点都没有的。
母乳里含有丰富的活性免疫因子、抗体、溶菌酶,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在显微镜下观察母乳和奶粉,你会发现,母乳里面都是活动的各种细胞分子,而奶粉里都是如死水一般的安静。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母乳喂养至少一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哺乳至两岁甚至更久。
2、均衡饮食、多吃果蔬
经常听到药店里面给年轻父母上课说,这个是某某某种产品,是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的东西。然后家长都怕孩子身体落下啊,都拼了命的买买买。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建议盲目的补充营养补充剂,而是通过营养膳食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很多人都说,我们家孩子不喜欢蔬菜,只喜欢肉类,零食吃的不少,但是水果就不是很爱吃。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食物精加工,食品添加剂越放越多。味道是不错,但是缺乏了食物的本味。吃惯了香甜可口的,再吃原始的确实有些难。

这就需要考验我们作为家长的能力了,我们可以将蔬菜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或者打碎变成蛋饼,把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融合,都是不错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不要偷懒依靠外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3、保持充足的睡眠
要想身体好,就要睡饱饱。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发育很重要。长期睡眠缺乏的宝宝容易造成抵抗力低。

新生儿宝宝睡眠时长在18小时左右,1岁以后再12~13小时,学龄前的小朋友则需要10小时的睡眠。
虽然现在有电脑、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诱惑,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尽量让宝宝在晚上8点左右就上床进入睡前准备。这个期间,对于小宝宝可以有个固定的睡前仪式(可以是洗澡、关灯、对宝宝轻声呢喃等)告知宝宝我们马上就要睡觉了哦。对于相对来说大一点的宝宝,我们可以睡前对话,既可以是睡前小故事,又可以是关于一天活动的睡前阐述。这样,既能加强你和宝宝之间的亲子关系,又能开发宝宝的智力。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