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究竟该不该跟孩子说家里非常穷?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

家里的实际经济情况,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向孩子掩饰。实际上,在孩子眼中,没有贫富的差异。

自卑,并非来自贫困,而在于攀比带来的无奈。

家长不需要任何事情都满足孩子。家里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你对孩子遮遮掩掩,将因贫困而自卑的态度展示给孩子,孩子心理才会真正感到自卑。

我一点都不赞成父母跟孩子说家里非常穷。这其实就牵扯到孩子穷养的问题。

穷养孩子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穷养,家里确实没钱想要富养也不可能;还有一种就是主动穷养,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格采用穷养的方式。有什么不该的,从小就要说。正视现实,知耻而后勇——怕自卑,那家里有残疾双亲之一,不是也要藏着掖着?

从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其它一切都好办。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这样的富养往往只出败家子!

父母和出生的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现在许多人都会说,这是拼爹的时代,拥有好的家庭和出身的人,会拥有更好的教育,也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没错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幸运的人,天生含着金汤匙长大,许多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天生就有横向对比的能力,当别人家的房子比我家的漂亮,别人的衣服比我好看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这样一种差距,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内心的自卑感。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感,它是促进个体前进和发展的一个动力,当你自卑的点被无限放大的时候,你的自卑感就会形成自卑的情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它会影响你对自己的判断,让你没有冲劲和动力。

其它贫困家庭家在中国还存在很多地方,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就光上学走着就要3-4个小时,冬天都穿夏天或漏脚趾的鞋子,让人看着很心疼,抖音里有个80后老板,给大凉山的孩子们帮组,为他们学校捐助,带孩子们来上海,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穷不怕,就怕从心里被打趴下了,要让孩子看到希望,让他们美好生活,是靠自己,首先靠学习才能赢得美好未来。父母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不要欺骗孩子。

1、如果家里确实困难,可以委婉地告诉孩子,自己能够给他提供什么,例如,买什么价位的玩具之类的,同时告诉孩子穷并不可耻,爸爸妈妈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引导他树立正确的观点,这样孩子也能早点懂事,明白父母爱他的心意并不会因穷富而有所变化,这样孩子并不会产生过多自卑心理。

2、如果是家境富有,害怕孩子知道后产生拜金心理的话,可以适当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带他去体验生活,(兼职之类的),这样孩子也能拥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家里穷到揭不开锅的程度,这在他以后报名才艺或者升学等方面需要花钱时会产生负面影响。

###

谢邀!

家庭贫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经济上贫,另一个是精神上穷。一个家庭贫只能说作为经济来源的父母暂时没有太多或者足够的钱,但不代表以后孩子也没有钱;而穷则是思想的匮乏,思维的受限,如果父母抱有这样的价值观、生活态度,那孩子长大自然会复制这种模式。

孩子的人格成长都是建立在心理层面的,有的家庭即使经济条件不足,但父母会在有限的资源下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孩子的需求并不是物质能够满足的,这样的父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也没有把抱怨挂在嘴边,而是认真的计划着生活,哪怕没钱去游乐场、去旅游、去高级的饭店,但生活仍然会丰富多彩,他们有固定的家庭日,去公园放风筝,在秋天捡落叶,冬天一起看飘雪,读一本故事书给孩子听,躺在阳光下畅想未来,即使没有山珍海味,妈妈也会把一顿简餐做的可口诱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这些,精神世界的富足。而很多富裕的家庭,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孩子仍然有明显的低自尊、低价值感、空虚、目标感缺失等缺爱的表现。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提供了什么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你让孩子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简单,而大人们总是想的太多以缓解自己的焦虑~


感谢提问。

父母该不该跟孩子说家里非常穷?这个问题,要看你家里的实际水平和你期望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来回答。

我的建议是,实事求事。

如果真的家里非常穷,一定要告诉孩子家里比较穷,不仅没办法满足他太多的物质欲望,甚至有时连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有点困难。同时告诉他,为什么家庭会陷入如此贫困的境地,可能是父母的知识层次不够,可能是家庭出了意外,比如有人生病受伤,或者生意受损等等,希望孩子能够体贴理解父母。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家里贫穷不是他的过错,也不需要他承担压力,只是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因为父母一直在努力工作生活,努力让家庭的日子越过越好,也期待孩子能够认真学习,长大后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相信孩子在父母的坦诚相待下会更懂得理解家庭,并及早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

如果家庭属于一般化家庭,那同样告诉孩子真实情况,说明父母可以承担他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需求,但没办法满足他对于名牌或过度追星方面的花费。如果他有这方面的额外需求,需要靠他自己打工、节省零花钱等方式来达成。同时激励孩子,父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原来的赤贫奋斗到了现在的衣食无忧,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一定会让自己和整个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家庭很富有,当然可以从小给孩子尽可能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比如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对于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不建议过度放任。可以根据正常孩子的生活和交往需求提供零花钱,并要求孩子做好零花钱的管理。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长大了才不会成为富不过三代的败家子。

客观来说,按情况而定会比较好,应该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首先,家境不好,也千万不要在孩子喊穷,让孩子清楚家里的真实情况就好,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家里挣钱是不容易的,而每一分钱都应该要靠自己劳动所得,不嫌贫也不能爱富,正确的价值观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皆有所得的信念,靠自己的努力平步青云。


其次,家庭富裕,也不能过分强调贫富观,让孩子对金钱能有一个比较正确、清醒的认知,既不乱钱,也不过分抠门,或是炫富等等。向孩子隐藏家庭的真实情况也没有什么必要,很多时候从吃穿用度上孩子也能分辨地出来,重要的是家长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教导孩子,不要过分看重金钱,也不要因为家境富裕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最后,平衡给孩子的花销。不要过分看重孩子的吃穿用度,也不应过分紧缩,可以教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挣钱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既有成就感,也能让从实践中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在实践中学习。


其实是否告诉孩子真正的财政情况不重要,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能够独立地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因金钱而自卑,也不要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对待金钱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淡它。

###

我觉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孩子在对待人或者事物的时候,有个良好的态度才是王道!让孩子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

我们都应该知道,孩子从小是受我们父母亲的影响长大的,我们的行为准则或多或少都在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成长历程,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觉得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为人父母就得做好榜样,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生活态度!富有,那也无需刻意炫耀,贫穷,也没必要自卑,努力生活才是好的!而且,要告诉孩子,靠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值得骄傲的!!!各行各业个千秋。

说了这么多,我也就只是认为,没必要故意隐瞒孩子的家庭情况!我们做父母的,以身作则,正确教导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跟处事态度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