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熊孩子”是万千理由的“浓缩”吗?其实孩子想说:这锅我们不背 看好自己家的熊孩子

在生活中,遇到孩子捣乱,造成损失和伤害的事件,大家就会在脑海里本能的跳出一个名词熊孩子”。

熊孩子”是万千理由的浓缩”吗?其实孩子想说:这锅我们不背


又是一个熊孩子”。”

看好自己家的熊孩子

家里有这样的熊孩子”真是无奈,家长太可怜了,一直得收拾烂摊子。”

熊孩子”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总有一天会有人替他的父母教育他。”

熊孩子”成了没有家教、教养失败、成不了大、还无法无天的坏孩子”的总称。成了一个贬义词。

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无法无天,并且暂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例如,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可以叹一句:这熊孩子”。

在生活中,只要遇见孩子捣乱,就觉得是熊孩子”;只要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觉得是熊孩子”;只要孩子犯了错,就觉得是熊孩子”。


熊孩子”从来都不是借口

近日,有一对赵姓夫妻带着3岁的女儿陪朋友去某4S店看车。谁知,小女孩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拿小石子划着玩,结果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划伤了10辆奥迪车,共计造成大小10余处划痕,其中包括一辆近百万元的Q8……

店方主张20万元的赔偿,并解释这只是暂定的价格,具体损失以评估为准。店方说:

作为新车,奥迪是不能接受喷漆修复划痕的,因为喷漆修复划痕的车,一旦当成新车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发现之后就可以投诉并且得到三倍的赔偿。所以被划伤的车只能降价出售。

这对赵姓夫妻对于这个20万元的巨额赔偿表示难以接受。最后,在司法调解下,店方放弃评估赔偿,由赵姓夫妻一次性支付7万元了结此事。

大家又觉得又是因为熊孩子”,可是事实上,孩子很无辜,如果孩子能够会表达,估计他们会想说:

这锅我们不背。”

一个三岁的孩子正是大动作能力全面培养和开发的时候。对于之前那个蹒跚学步的小宝宝来说,已经属于全能型”的小小运动员了。所以他也想大施拳脚了。

手边只要有锤子、剪刀、拖把等等物件他都要动上一动,不是破坏物件本身,就是用这些物件去自由发挥,应有尽有的破坏,对于破坏,他们可是一流的小高手”,虽然不会修理任何东西,但是却有修理整个地球的愿望。

这是天性使然,却也是成长的需要,在平常生活中,就需要父母区别对待,合适的地方可以放任宝贝自由发挥,不合适的地方就要有一定的约束。

熊孩子”是有,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这得让多少无辜的孩子背锅啊!



在一个家里,有没有熊孩子”,家长很关键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大家常说: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用熊孩子”开当借口,也不要因为别人不能容忍孩子的熊孩子”行为而暴跳如雷,静下心来。

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不妥当的行为,给了孩子不好的榜样形象,如果有问题请先修正自己的行为,当父母能够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修正自己的行为后,就会发现,熊孩子”也在一步步远离自己的孩子。

2、要给孩子树立规矩

俗话说得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育儿的路上,要和正面管教里说的一句话一样,要和善和坚定并行,要有规矩同时也要有自由。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并和孩子一起决定遇到问题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然后坚定而和善的执行。比如上文中的孩子,这个场合就需要孩子不离手,第一是为了安全,第二是这个场合不能随性所欲,这是规矩。

3、留给孩子自由发挥的底线

经常会跟孩子说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随便玩,但是有一条,不能影响别人,也不能伤害别人,同时也不能伤害自己,这是底线,在这个范围你可以随便玩……”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这没错,但是却有可为不可为”的底线,任何时候,不能过了这个底线。

比如这个小女孩,就影响了别人,也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点儿妈妈觉得孩子本性都很善良,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因为父母没有树立良好的规矩,没有很好的以身作则,才会让孩子成为大家眼中的熊孩子”。

在点儿妈妈的带孩子路上,可能也会有带孩子疏漏的地方,通常这种情况下会告诉他们:

因为自己的原因,做错的事,损坏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去面对去承担,当然任何时候,爸爸妈妈会陪着你一起面对!”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点儿妈妈,是一个二胎妈妈,左手执笔,右手育娃。用学习和思考的态度,努力走在做一个好妈妈的路上,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