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我眼中的孩子都是“天才”?—艾栗美学


为什么,我眼中的孩子都是天才”?—艾栗美学



来自艾栗美学+孩子的作品《是麻子还是艺术》

作者:骐骐,5岁

文 | 面小包、苗小苗

我常常觉得我的孩子,是个天才。”

如果你的孩子不满6岁,

你是不是常常有这样的感触?

不瞒你说,艾栗美学的老师,

也常常这么认为。


艾栗美学


这幅画来自艾栗美学不到3岁的小学员,

作品:《雪地里》。


蜗牛


艾栗不到4岁的孩子作品《糖衣炮弹》。

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一个年龄界限呢?

6岁,意味着孩子在童年中独享的自由、天真、无所畏惧,

正在慢慢地、无可奈何地消失。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

前提是,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的。

艾栗美学+,

做的正是幼儿美学领域里的基础教育”,

主打通识+美学,

培养的正是孩子们最基础、最重要的人生观。


老师


扎根到教育的底层,

将通识的内容加入到审美的概念里,

让孩子首先去看见世界,积累认知和想法,

再用美的方式,

无障碍地像母语一样去表达自我。

当孩子具备丰富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审美力,

艺术气质,就会变成长在他们身上,

跟生命连接为一体的一部分。

1

艾栗美学+ = 通识 + 美学

艾栗的原型取自几古绘本系列中的艾栗”:

非常爱美、喜欢收集栗子的小女孩(小松鼠)。


是麻子还是艺术


美学后面的加号,代表美学加上一切通识的内容,

落实到课程内容上,便是:

美学+自然;美学+科学;

美学+情绪;美学+生活;

美学+通识的一切……

为什么要将通识的内容

如此高调”地融入进美学里?

艾栗美学+联合创始人大伟老师,

这样解释:

因为孩子的想法对于艺术的表达来说,是底层。

一个人如果没有想法,

是没有办法去进行艺术表达的。

通识教育也是全人教育,目标是

培养一代独立思考,有想法的人。

通俗一点讲:

孩子的感受力才是第一位的,

技法再棒,感受不到美,

内心就没有参照物”。

艺术家的作品,就是艺术的表达,

常常是他们先有感受:

哎呀,这个东西太美了,

美得不行了,美得我要哭了,

然后再尝试来表达。

如果没有感受力,

所有的画画技艺练习都是空的。

所以,艾栗美学+一直践行:

将通识教育作为打底”,

让孩子去认知感知世界,积累想法和经验,

同时,学习一些创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的艺术语言,

最终,让孩子掌握多一门语言

去表达自我、取悦自己。

我们再次回到主题:

为什么艾栗老师们眼中的孩子都是天才?

因为,他们用对的方式去引导、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

而孩子的表现,并不逊于艺术家。


艾栗


2

观察、探究、表达、滋养、培育,循序渐进

艾栗美学+的课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

自然美学、艺术通识、走进大师、世界艺术史。

2~3岁

给孩子最美的自然美学之旅

2~3岁的课堂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

观察、探究、表达。

沿用几古”经典的PAE方案教学法,

艾栗美学+的课程同样采用

每月一个主题的探究式授课方式。

2~3岁的课程主题通常围绕

大自然中的昆虫和植物展开。


艾栗


艾栗


10月份的主题是房子”。

老师会以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

先从自己住的房子”聊到

蜗牛的房子是背在身上的,

蚂蚁的房子是地下的洞穴,

蜜蜂的房子是六边形的……

在蜗牛课”上,我们能清晰得看到,

老师是如何带领孩子观察、探究、表达的,

以及在通识教育之外,如何让美育落地”。


蜗牛


蜗牛怎么长这样啊?”

它的头上是什么东西?”

身上是什么?”

老师,这是什么?”

当孩子们第一眼看到蜗牛,

天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不停发问,

这个过程,其实就已经完成了观察学习的

第一步:自主式观察

此时,老师需要做的只是引导思考,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接下来,进入引导式观察阶段。

来,大家看看,它的房子”在哪里?”

它的嘴巴在哪里?”

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一些通识的知识,

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有目的的精细观察。


老师


比如,蜗牛有26000颗牙齿,

蜗牛是雌雄同体,

一只蜗牛产卵数量总和的体积接近蜗牛本身的体积。

美学

▲右图为蜗牛的26000颗牙齿。

当自主观察+引导观察”两者结合,

就构成了全面完整的观察方式。

2~3岁的课程,一共会学习:

● 7种观察方法、

● 48种艺术表达方式(每节课都有不同的玩法)

● 100多种不同材料

● 36种不同的自然生物

这些观察方法全都悄无声息地

埋藏在每一个有趣的主题里。

艾栗美学+一直尊崇自然而然的习得过程”。

慢慢地,在浸入式的教学中,

孩子会自然习得——

如何调动出身体里的全部力量

来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带来的触动。

未来,他们会将这些曾经打动过他们的东西,

运用已学会的技巧再去打动别人,

这正是美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美学


课程中美学的部分在哪里?

别急,观察蜗牛、

学习观察蜗牛的方法,

探究式教学,

只是通识的部分,也是课程基础的部分,

之后,还会有美学部分的拔高”。


美学


通过绘本故事的引导,

孩子们真正去了解蜗牛这种生物,

它们喜阴、喝露水,

下雨天喜欢跑出来玩,最害怕什么。

故事结尾,

孩子的注意力会被蜗牛壳上漂亮的螺旋线吸引。


雪地里


生活中哪些地方会有这样的螺旋线?”

老师

通识过后,就是顺势带领孩子们认识新的图形和结构。


糖衣炮弹


▲经过充分的观察、探究、孩子们生成出自己的表达。

3~4岁

给孩子最有内涵的艺术滋养

有了2~3岁的通识打底”,后面的学习变得更加顺畅。

3~4岁,4~5岁,5~6岁,这三个阶段,孩子们会逐渐接触到更多经典”的部分。

艾栗美学+认为:

对小孩来说,没有简单和难的区别,

他接触到什么,他入手是什么,

他们就认为是什么。

所以,最开始如果能够

起手高一段、眼界宽一点,

取法来自经典”,

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开始。

3~4岁的课程主题里,

除了自然领域,还会涵盖更多

生活常识、情绪、科学、人文,

以及艺术通史的内容。


糖衣炮弹


美学


▲从马蒂斯作品《红色的画室》(左图)中汲取灵感,感受到发现”乐趣,孩子自己创作的《躲迷藏》(右图)。可见他们对于藏起画中的物象时也是乐在其中。

4~5岁

给审美敏感期孩子美的培育

到了4~5岁,孩子们会了解

12种艺术语言、24位艺术家,

96幅世界名作、贯穿15世纪到21世纪。


是麻子还是艺术


糖衣炮弹


▲在欣赏完点彩画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乔治·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孩子兴致勃勃用点彩”的方式创作了自己的作品《栖息的小鸟》,这种近观点无数”,远观确是美丽作品”一幅,对于孩子来说是种全新的艺术表达语言。

当孩子沿着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去思考和感受,

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艺术。

真正的审美力,也正立于此。

5~6岁

让孩子拥有看见世界的能力

5~6岁,进入世界艺术史的学习,

老师将枯燥的艺术史分解成

一个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甚至是用演戏的方式,

帮助孩子们去理解和感知。

有人笑称,这个阶段学完,

孩子的艺术素养能达到美术学院大二学生的水平。


雪地里


▲孩子也想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用形体来展现自己想要诉说的瞬间。《 舞者》就是正在学舞蹈的同学想要用艺术的方式进行的表达。


是麻子还是艺术


雪地里


▲刚开始,孩子们无法理解毕加索是如何把一个美丽的女孩画成”七拼八凑的样子,直到了解了何为真正的”立体主义,孩子仿佛推开了一扇窗,然后开始兴奋的解构自己同学的样子,就这样《 一个俏皮的人》诞生了。

当老师带领孩子欣赏一幅名画时,

老师不会在刚开始就跟孩子们讲解,

这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而是会引导孩子们去观察。

老师更关心的是你看到了什么”

让孩子通过观察,

提升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感知能力。

无论哪个阶段,

艾栗美学+教学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通过创建情景式”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的学习自然发生,而不是我教你什么”。

3

超美艺术家空间,邀请你来玩

经过3年多打磨,

艾栗美学+

终于从几古”国际早教大体系中孵化出来。

在几古的家”后湖校区、南湖校区均开设了超美的艺术空间。

坚持小班教学制,师生比达1:6,

老师能够看见”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


美学


▲看见那个发光的加号了吗?

整个大厅的墙面都是流行的曲线,

就像一件巨大的空间雕塑。

灵感源自极简主义艺术大师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

的巨型曲面雕塑代表作。


蜗牛


▲极简设计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


艾栗


▲目之所及都是美的,就是最好的艺术浸润。

我们坚信:

艾栗美学+,

是伟大的幼儿美学教育的革新者。

因为,我们培养的正是孩子们脑子中的想法,

而不单单只是技法。

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

同时是科幻作家、儿童教育研究学家的郝景芳,

最近在混沌大学讲《创意产品》,

谈到未来中国需要的创意性”人才时提出:

如果技法本身的价格是n,

那么加上创意,它的价值可以变成10n。

而要将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才,

至少需要5个底层能力:

自知,创意的独特性或者个性化,

来自于自我观察和记录。

当一个人不断地自我观察,

就会储备一个有很多idea的灵感库。

这些想法,是创意的源头。

共情,是一种思维习惯。

当你真正能够体会用户的心情,

满足用户的需求,

你才能够真正做出用户喜欢的东西。

归纳,系统性的架构思维,

全局思维。

观察归纳与逻辑推理能力,

是基础的底层能力。

审美,

一个人的品味、审美、感受力特别重要,

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

就像品酒一样,

你要去品大师的艺术作品,

去了解世界艺术史,去看各种设计,

去感受,去直觉体验。

最后,才是技艺。

技艺是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

而最好的提升办法就是亲身实践。

在艾栗美学+,

这5大底层能力全部渗透在通识教育+美学课堂上面,

请大家记住:

我们是一家幼儿美学基础教育机构,

我们敢于创新,敢于颠覆,

我们看得到天才”的存在,

我们也能让天才”在艺术探索的路上,

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