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男孩多大, 妈妈亲密的爱,对儿子都至关重要。
男孩的妈妈往往在养育中有更多的困惑。
对男孩缺乏了解,因为她们从未亲身经历过男孩的世界,或者她们对男孩的印象仅仅来自她们的父亲和兄弟。这些都造成母亲对儿子不切实际的期望。

这对于妈妈们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了解男孩不容易,但母亲仍然应该努力去做。
男孩为什么不能乖乖坐好?为什么迷恋枪或者匕首?为什么不计后果就贸然行动?为什么他们很少谈自己的生活?妈妈以为自己生养了一个小野人”,试图对他严厉管教,结果引来男孩更为激烈的对抗。

但其实男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易怒、好动、话少、喜欢冒险,等等,这些都是男孩的性格特点,需要女性努力去了解。
母子相处的基本模式是——儿子是探索者,母亲是大本营。
整个童年期,男孩都在一边向外探索,一边从母亲那里汲取身心需要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随着男孩慢慢长大,他能远离而不失母爱,回归而不失自我。母亲的爱与儿子的成长并行,母亲尽力去理解和回应儿子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需求。
当一 种关系达到这样的平衡时,我们称之为亲子同步”。

1. 如果女孩小时候没有兄弟陪伴,等她成为母亲以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儿子知之甚少;
2. 如果女孩曾经与男孩或是男人相处得不愉快,她可能会带着偏见看待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母亲在养育儿子的时候所面临的两个心理障碍, 也是导致母子关系不同步的重要原因。
要是母亲能努力克服这些障碍,把儿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她就能更好地去了解他、适应他,以及欣赏他(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从男孩出生被母亲搂在怀里开始,他一生中会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母子关系的转变。
首先是学步阶段,男孩有了行动能力,可以开始探 索自己的世界。然后是幼儿园,在这个新世界里,新的成年养育者影响着男孩的成长。接着是青春期,此时少年开始对少女产生兴趣,在同龄人的影响下,男孩开始挑战母亲的权威。最后是高中毕业时,男孩们往往在此时离开家,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在每个转折点中,母亲都要调整母子之间的关系, 既要做男孩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情感大本营,又要给予男孩足够的情感自由和信任,让男孩感受到,母亲相信他有能力处理他新的生活。
母子肢体接触的变化——无论男孩多大,妈妈亲密的爱,对儿子都至关重要。

小C 从小就是一个热情的男孩。每次妈妈送他上学,道别的时候,两人总会快速地拥抱和亲吻对方一下。
小C 四年级时,妈妈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母亲都不会这样做了。但她还会继续张开双臂,儿子也会回应她的拥抱。
小C 10岁了。他上五年级的第一天,我们在学校门口下车。他背上书包,抓起单簧管箱子,然后尴尬地停顿了一小会儿——他没有过来接受我的拥抱。
我们对视了一秒钟,扑哧笑了,我玩闹着嘘他离开,彼此大声说了再见。我想以后就是这样了,这是我们新的‘拥抱和亲吻’。”

妈妈们发现,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就开始回避与妈妈的肢体接触。妈妈也是。到了某个时候,如果还像从前那样拥抱、亲吻或者爱抚儿子,会觉得别扭。
母子虽然都出现了这种变化,但双方有着大不相同的体验。
少数母亲担心亲密接触会让儿子变成同性恋或巨婴”,或者会传递错误信息、被曲解原意。大部分妈妈没有想得那么深,只是觉得亲密接触会让儿子被其他男孩嘲笑。

养育者的爱抚在一个孩子的婴儿期和童年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甚至对即将成年的青年人来说,爱抚依然是与父母交流爱与关怀的重要方式。
对不同年龄段的男孩,虽然爱抚方式不尽相同(比如对待5岁男孩与15岁男孩是不 一 样的 ),但传递的信息 是一样的:爱 与 联 结——除此之外,不会再有任何危害。
母女之间的爱抚往往一直延续到女儿长大成人。儿子就不一样了。等儿子长到八九岁的时候,大多数母亲开始感到别扭,爱抚行为渐渐变少; 等儿子到了青春期,这种变化更是明显。
事实上,只要母亲的亲昵行为能让一个男孩感到舒适,就没有任何潜在危险:不会影响男孩的性取向,不会导致乱伦或不健康的性欲,不会削弱男子汉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