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们的孩子们逐渐被电子产品包裹着,越来越脱离大自然的怀抱,成为温室中行走的羔羊”。于是,近些年来被称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森林幼儿园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什么是森林幼儿园?
森林幼儿园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自然环境中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丰富的森林活动,带动幼儿各项素质的全面进步。与传统教学中向孩子们灌输学科知识的教育模式不同,森林教育更注重让孩子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重视孩子的实践的想法,提倡课程应是孩子们学习的发展资源”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教育的实施场地并不局限于森林或者林地,对于缺少这些资源的城市,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大面积草地或空地也可成为开展森林教育的场所,森林教育重视的是户外的教育内容,而非森林”的形式。
森林幼儿园的发展
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于上世纪50年代早期成立于北欧的丹麦,最初源于一位名叫艾拉•法拉陶的家庭主妇从生活中得到的灵感。这位妈妈每天领着两个孩子到附近的森林里去散步、游戏,偶尔也有邻居的幼童一起同行。这群年轻妈妈们渐渐地发现,这些天天在户外疯玩”的孩子,其身心发展、社会交往较之传统幼儿园的幼童均胜一筹。于是,这群幼儿的父母亲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
森林幼儿园虽说是一些家长们根据经验创设的,但其蕴含了卢梭、福禄贝尔、杜威等人的教育主张,可谓渊源流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丹麦森林幼儿园模式的思想传入英国,之后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以德国森林幼儿园最具代表性。

感性认识森林幼儿园
在户外活动是日常,即便零下28℃
在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寒冷的早晨,孩子们围着篝火,唱歌做游戏,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学习课堂。即使零下28℃,我们也在室外待着。孩子们从来没得过感冒。”德国柏林以北卡罗镇的森林幼儿园园长索斯滕•莱内克这样介绍。不过,每所森林幼儿园都有一个棚或一辆拖车之类,用来挡风遮雨。
当然,并不是所有森林幼儿园都只有户外活动,也有部分幼儿园建有木工屋、艺术创作室等室内场所供孩子们活动。
徒步
每一所森林幼儿园无一例外有的活动。
徒步时,孩子们的个人物资必须自己携带,即便老师两手空空,也尽可能也不去帮助他们,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独立、坚持、勇敢。
在徒步的路上,老师会带领孩子去认识路边的环境,引导孩子探索和观察路旁的动物和植物。老师会问孩子们: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和老师交流探讨之后,对于自然界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生火、搭帐篷甚至伐木等生存活动
森林幼儿园普遍重视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孩子们每天到幼儿园后,会在老师的看护下,到户外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在德国,孩子们通常需要自己生火,为了取暖或者做饭或者照明(欧洲冬天一些地方日照时间短),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要合作搭帐篷、吃完饭自己洗碗甚至用到削树枝或者伐木。
对自然中的小动物们进行观察
在森林幼儿园,孩子们通常会找到蚯蚓、蚂蚁等小动物,抓进盖子上有放大镜的透明盒里进行观察,老师们讲解这些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
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文化或艺术活动
例如用捡回来的树叶或树枝做算数或者用树叶画画等。

一张表格了解森林幼儿园的活动
在德国每一个森林幼儿园的活动都不一样,但是典型的活动和目标主要有下面这些:

根据国外关于早期幼儿森林教育理论与实践翻译、整理
理性了解森林幼儿园的本质
纵观各国的森林幼儿园,可以发现其真实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
1.自然教育”——儿童在大自然中成长
森林幼儿园的核心理念是:让教育自然发生”,让孩子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活动,主动体验(当然这背后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老师引导)。森林幼儿园主张教育的自然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原始倾向和天性,即尊重儿童的自觉和自由;二是自然教育倡导幼儿要回归大自然,在与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互动中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并获得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和成长。
英国户外学习专家Bicknell认为:大多数教育的目标都是让学生进入大学。我想培养孩子们欣赏自然的能力。与其他生物一样,我们出生、成长、死去都在大自然中。”
在森林幼儿园主要以户外活动为主。户外环境中的空气、土壤、树木、沙石、火、水等自然资源都是教育资源。如,柳树垂下的枝条可以自由编织成洞穴、隧道;长满青草的小丘可供幼儿随意攀爬;树干为支点可以做秋千;沙土区可作为儿童玩挖沙、建公路或城堡 、修水渠的游戏场所;火堆可作为野炊等活动场所。通过与大自然真实的直接接触,孩子们自由地认识探索阳光、空气、溪水、雨水、雾、云、夜空、花、草、树木、风、沙、小动物等自然元素的特性 ,感受不同时空的温度、湿度、声音、光线、色彩等的变化,进而获得关于四季更替、日常生活实物的直接经验。同时,森林幼儿园的教师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允许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学习;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探索和发现大自然。

2.人本教育”——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人本教育”强调自由、人性化、尊重个人价值。以儿童为中心”,不以成人包办替代儿童的所有事情,而是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森林幼儿园秉持着人本教育”理念: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自身生长的规律、尊重幼儿的个性、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充分探究。
例如,德国森林幼儿园的活动流程一般为:集合一晨圈(相当于晨会)一游戏一用餐一再游戏一结束。孩子们所要开展的活动便是在晨圈中讨论决定的。
我可能不会事事插手,但我知道孩子们在哪儿,保证他们不会离开视线,大人不在场,能让他们更勇于去冒险。我们的理念是让孩子们自主和互相学习,从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自己爬树)让孩子们更加倍小心,因为没人保护他们。”——德国森林幼儿园园长索斯滕•莱内克这样说。
在德国森林幼儿园你会发现:森林里的游戏地点也是孩子们根据其某些特点而命名的。当孩子们前往游戏区时,短暂的停留并不会招致老师的催促和不满,孩子攀爬时的高度也由孩子自己掌控,游戏材料可自由选择和加工,玩伴可以自由选择,象征性的游戏经常在孩子的嬉戏打闹中开展起来。即便孩子们要接触火这样的高危物品”,也被治愈无主管”的状态。
而教师只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因此,在整个户外活动中,孩子被视为独立的、有能力的、自由的个体。当然,整个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活动路线、任务以及规则,以确保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教学内容也是师幼之间交流讨论来决定的,孩子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结语:
在许多国家,森林幼儿园的发展模式已经较为成熟。近年来,我国森林幼儿园也逐渐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发展起来,同时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除此之外,类似内涵的自然体验、研学旅行、自然农耕、科普探险、生态文明等教育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但国内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目前也遭遇着不少困境,可以说,中国特色的森林幼儿园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让孩子们回归到大自然去,遵循他们的发展天性来教学,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学习。如果你周边有这么一所森林幼儿园,不妨考虑考虑。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德国森林幼儿园:拥抱大自然,无论刮风下雨,课堂都在户外
LIFE教育创新:带孩子去森林:全球森林教育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