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中国式家庭教育#那个小男孩现在还可爱吗?

#中国式家庭教育#那个小男孩现在还可爱吗?

在自助图书馆还不是很普及的前些年,我经常喜欢一个人到图书馆还书、看书、借书。有一次还书经历,我至今记得非常清楚,每次想起都内心触动非常大。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灰霾的天空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我怀揣着几本刚看完的书,裹紧外套,疾步走进图书馆。在门口看到不远处一对母子正在锁自行车,小男孩穿着浅蓝色的羽绒服和牛仔裤,手里拿着一本画册,很是招人可爱。女的是一位中年女子,灰色大衣,左手臂弯挽着一个袋子,弯着腰一面在锁自行车,一面跟对着小男孩说:“快点!。。。。。。”后面的话没听清楚,我已经进了图书馆的大门,径直往服务台走去。

服务台有两台电脑,坐着两位忙碌着的图书馆管理员,各自在键盘上敲打着什么。左边的负责借书,右边的负责还书。除了屋外的自然光和电脑屏幕的光源,服务台再无其他照明工具,显得有点阴暗,不过却也安详惬意。

我正想着还完书要到几楼去借什么样的书,从左后方突然斜插进来一团黑影,伴随着黑影飘出一句急切的话:“小姐,帮我还了这几本书”。我楞了一下,停住刚从腋下拿出的书正在往前递送的动作,定睛一看,竟然是刚才门外锁车的女子。

她左手里还拽着小男孩的手臂,右手抓着几本书递到图书馆管理员面前。我至今都很难以理解她是以一种什么样的速度窜到我前头的。她那急促尖锐的声音立马打破整个服务台的安静,惊得两位管理员同时猛地抬起头。管理员麻木的起身,接过她递过来的书放到扫描仪器上进行还书操作。

那女子见松了手,掠了一下刘海,转过头得意的挑了我一眼。我瞬间感受到天外的阴霾仿佛扑面而来,忍不住后退了一步,跟她保持点距离。同时瞥到她还的书里居然有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噗嗤一声,差点笑出声,作为一个妈妈是该好好看这方面的书,不过显然看完了没有致用。

她听到声响,又回过头诧异的看了我一眼。“妈妈,你不是说插队不好吗?为什么插队啊?”一旁的小男孩适时的发问。女子明显顿了一下,高傲了瞟了我一眼,拉起小男孩的手紧了紧,厉声说:“乱说话,是妈妈走得快,这不是插队!”我善意的笑脸忽然凝住,刚散去的阴霾仿佛又笼罩过来,鄙视的看了她一眼,饶是我修养再高,内心也开始万马奔腾起来。

小男孩懵懵懂懂的应了声“哦”。管理员不满的说了声:“女士,请注意安静!”女子不耐烦的嗯了一声,小声嘀咕:“又不是说你。。。。。。”。

遇到这么奇葩的女子真让我石化,直到管理员说:“先生,还书吗?”我才回过神。

这些年只要去借书,总会偶尔想起这么一幕。让我难以释怀的是:这样的女子的行为是怎么形成的?

也许她在努力让孩子向善的过程忽视了本身的行为也将深深影响到孩子的判断。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输入,对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在生活中点滴形成的品行,而这些都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偶尔我也在想:那个小男孩现在还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