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泽最近闹着不去幼儿园,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担心小朋友嘲笑我!”原来,泽泽在幼儿园里吃饭时经常把饭弄到衣服上,他说有小朋友在笑她,泽泽把这种笑理解为嘲笑”。
泽泽妈妈很惊讶,才三岁多的孩子,就知道害怕被嘲笑。平时,妈妈觉得泽泽的动作很可爱,会不自觉笑出来,但是泽泽会很生气,说妈妈不要笑。
泽泽敏感小心的性格让妈妈很头疼,如果不好好引导,长大以后很可能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越来越自卑。

心理学者哈德菲尔德说:人在自信的情况下,能够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500%以上,而没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30%。”
自卑的人,喜欢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尝尝把自身缺点放大,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做什么事都不能让自己满意。
孩子为什么会自卑?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父母的言语打击
近日,一名12岁的女孩,因为忍受不了父母贬低式教育”离家出走。女孩来自湖北,平时父母工作忙,很少陪她,虽然她的成绩一直位列前茅,但是妈妈还总是骂她不争气。
当民警找到女孩时,言语之间,女孩表现的很不自信,认为自己不够好,总是被妈妈骂,心里压力很大,才想要离开。

妈妈找到孩子以后很自责,表示以后一定会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己没有多优秀,却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要求太高。
女孩成绩已经很好了,却经常因为范一点小错而被妈妈骂不争气。父母长期的言语打击让孩子缺乏自信,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想法。
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她们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无法自拔,严重的甚至患上抑郁症,做出极端的行为。

2、家庭氛围不和谐
丫丫是个很漂亮的女孩,但她在班级里却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她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小朋友们说不喜欢和她玩,因为她总爱生气。
丫丫的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闹离婚。她从小就经常看到爸爸对妈妈凶神恶煞,妈妈对爸爸恶语相向,从小没有感受到一个家庭该有的温暖。
虽然妈妈很爱丫丫,但这也弥补不了家庭不和谐带给她的心理伤害,丫丫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慢慢变得自卑、敏感谨慎易受伤。

1、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优秀的父母立足做好自己,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和骄傲,而不是自己不努力,还逼着孩子优秀。
父母常在孩子面前秀恩爱”,孩子会更能够获得更多爱的力量,更自信,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有一次,老师给孩子们开了一个吐槽大会,吐槽对象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一个小女孩说,她的爸爸总是在妈妈面前撒娇,她会和妈妈一起骂”爸爸,虽然女孩儿的话充满了对爸爸的鄙视,但是从女孩的笑容中能看得出来,她很爱她的爸爸和妈妈。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被爱包围的孩子会更自信。

2、支持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小女孩儿杨佩九岁时意外遭高压电击,不幸失去双臂。突遭变故时,杨佩无法接受现实,变得沉默寡言,自卑自弃。虽然后来也练就了以脚代手的技能,但始终过着乞讨为主的生活。
杨佩特别喜欢跳舞,后来妈妈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妈妈的支持下,杨佩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最后成了一名残疾人舞蹈艺术家。
现在的杨佩自信大方,表演的时候动作娴熟,所有看她表演的人,都能够被她充满活力的精神所感染。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孩子一旦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杨佩的成功离不开妈妈的陪伴和支持,同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愿望小梦想:想给好朋友送一份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想飞向太空,想变成一个超级英雄。
不管是具体的愿望还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大人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努力实现,并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孩子们一双翅膀,它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3、定期带孩子出门旅行
多带孩子旅行,给孩子讲述旅途中遇到的动物、植物、地理和典故等,见多识广能让人信心倍增。
小D的妈妈从孩子三个月大就带孩子出门,刚开始是自己出差,又不想把孩子扔家里,后来孩子慢慢也爱上了旅行。
现在的小D刚三岁,足迹已经遍布7个国家了。每次和小朋友在一起,他总能侃侃而谈,把他的见闻滔滔不绝的讲出来。妈妈很欣慰,旅行让小D更自信了。

优优妈的话:
自卑的孩子也有很多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加以放大,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还要鼓励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不足上,还不如拼尽全力发挥特长,把特长做到极致,一样受人敬佩。
自信是一种气质,有自信的孩子都很有气场,自带光环,具有感染力!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像呵护刚长出的嫩芽一样,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让自信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