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女性来月经原理图解 女人为什么来月经?

女生为什么来月经

女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隔28天左右子宫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出血,这就是月经。正常女子从青春期来月经以后,除了怀孕期和哺乳期外,一直有规律的月经周期,直到绝经。   子宫内膜分两层,表面的一层叫功能层,月经周期的变化主要在这一层里进行,这一层每个月经周期都要经过一次脱落和再修复;靠近肌肉的一层叫基底层,月经周期中功能层脱落以后,由这一层产生新的功能层。子宫内膜随卵巢排卵而发生财期性的变化。女孩子出生后,卵巢里就有许多原始卵泡。   进入青春期后,一般每个月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成熟的卵泡里的卵子从卵巢里排出到腹腔,叫排卵。排卵的日子大体在两面三刀次月经中间,即下次月经的前14天左右。在排卵以前,卵泡发育的过程中卵巢产生雌激素,子宫内膜受雌激素的影响,逐渐增厚达2毫米左右。   这时候子宫内膜的腺体随之增长,动脉加粗变弯,结缔组织增生。卵泡在破裂排出卵子以后,立即缩小,形成黄体。黄体除了分泌雌激素外,还能分泌孕激素。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到5毫米左右。这时,子宫内膜腺体进一步增长,腺细胞的分泌物增多,动脉更加扩张充血,结缔组织里液体增多。

女性来月经原理图解

为什么女性每个月要来月经?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严格说来,伴随着这种出血,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无排卵性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大多数在13~15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12岁,晚至17~1 8岁。我国各地区初潮年龄相差不大,但体弱或营养不良者初潮可较迟,体质强壮及营养良好者,初潮可提早。月经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 月经应该有正常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 出血(即经血来潮)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和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仍可视为正常,即月经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能超过35天。妊娠及哺乳期月经会停止。 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月经持续2~7天,一般为4~5天。经量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月经量的多少很难统计,临床上常用每日换多少次月经垫粗略估计量的多少。有人测定正常人月经血量约为10~58ml,个别妇女月经量可超过100ml。有人认为每月失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一般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 经色是指月经血的颜色。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也有一些小凝块。 此外,有少数妇女,身体无特殊不适,而定期两个月或三个月,甚至一年,月经来潮一次者,古人分别将定期两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也有极个别的妇女,终生没有月经来潮,但又不影响正常生育者,古人称之为“暗经”。还有的妇女在怀孕早期,仍按期有少量月经来潮,但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古人称之为“激经”,这都属于个别现象。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的改变并产生月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卵巢激素周期性的作用所引起,可分为以下4期: (1)增生期:约在月经周期第5~14天,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变厚、腺体增多而弯曲;间质逐渐增生变为致密;内膜血管增生呈螺旋状。 (2)分泌期:约为月经周期第15~23天,相当于排卵后黄体成熟阶段。黄体产生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宫增生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弯曲,并出现分泌现象。间质疏松水肿、血管也急速增长,更加弯曲、内膜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于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 (3)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天,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黄体退化时,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间质水肿消失而变为致密,血管受挤压而弯曲,使血流瘀滞。在来月经前4~24小时,内膜血管呈痉挛性收缩,使内膜缺血坏死,血管收缩后又舒张,以致破裂出血,在内膜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剥脱而出血,即为月经来潮。 (4)月经期:约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时内膜功能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成片状或小块状剥脱,随血液一起排出。在临床上,一般将月经来潮作为下一周期的开始。

女性来月经原理图解

女人为什么来月经?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大约在13岁左右,卵巢开始向外排出卵子。卵子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与此同时,子宫内膜变厚、柔软、富有营养。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相遇、受精,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出血。月经就是指这种周期性地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女性排卵通常在下次月经到来之前的14天。
女孩一旦月经来潮,如果有性行为发生就有怀孕的可能性。
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叫做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可早至11岁,晚到18岁,平均年龄为13岁左右。月经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仍属正常范围。月经期为月经持续流血的天数,一般为3~7天。月经量的多少很难估计,一次月经的出血量约为50毫升左右。
女孩月经初潮时生殖器官并没有完全长成成年女性那样大小,功能也还不完善,所以,月经初潮并不意谓着生理发育完全成熟。月经对于女性来说是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经期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如容易疲倦、情绪不稳或忧郁等,这些均属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女孩在月经期要注意经期卫生,及时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纸),月经带上的血迹。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剌激和情绪波动。还要注意适当休息,睡眠充足,防止过劳,注意保暖,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水果,多饮开水,少食辛辣寒凉食物,保证大便通畅。经期可正常学习、工作和劳动。

女性来月经原理图解

女性月经是为什么???

月经 月经是指每月一次的有规律的阴道流血。 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逐渐成熟,并开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宫内膜 敢随之发生变化而产生月经。月经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卵巢分泌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充血,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卵巢开始排卵,并公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这两各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并变得松 散,为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准备条件。右卵子未受精,两种激素量急剧下降,子宫内膜剥离出血而发生月经。随后子宫内腊在女性激素的作用下,再重复上述这种变化。 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叫做月经初潮,简称“初潮”。初潮且般在13-15岁左右,体壮营养良好者可早至11-12岁,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迟至17-18岁。8岁以前月经来潮为性早熟,它见于卵巢和肾上腺肿瘤。18岁尚未月经来潮为性迟发,这种情况除见于发性闭经外,还可能是内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畸形所致。 正常的月经: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提前或后7天,只要基本规律,就属于正常范围。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但1-2个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在50毫升左右。月经期大多无不适,有些人在经前或经期可有下腹胀痛、腰酸、乳房发胀、情绪不安等

女人为什么会来月经啊?

月经是女性性成熟的征象之一,是成年女性正常的生理活动,它受生理、心理、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痛、腹胀、下腹胀痛、易疲劳、忧郁、失眠等症状。如果在经前和经期能注意饮食调理,可减少和减轻经前症状和不适感。 1.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2.月经来潮初期时,女性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这时不妨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3.月经期要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多饮水、多吃蔬菜,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这样也可以减少盆腔充血。 4.月经期会损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经后期需要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镁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蛋、奶等。 女性在月经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可减少经前症状的发生。 1.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因为咸食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在月经来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现水肿、头痛等现象。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2.有不少喜欢喝含气饮料的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疲乏无力和精神不振的现象,这是铁质缺乏的表现。因为汽水等饮料大多含有磷酸盐,同体内铁质产生化学反应,使铁质难以吸收。此外,多饮汽水会因汽水中碳酸氢钠和胃液中和,降低胃酸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并且影响食欲。 3.月经来潮前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辣椒之类,还要少吃肥肉、动物油和甜食。 4.辛辣生冷的食物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缩而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突然停止。另外,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对月经也会有一定影响。如果不注意避免这些不良刺激,长此以往,会发生痛经或月经紊乱。 月经 月经是指每月一次的有规律的阴道流血。 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逐渐成熟,并开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宫内膜 敢随之发生变化而产生月经。月经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卵巢分泌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充血,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卵巢开始排卵,并公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这两各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并变得松 散,为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准备条件。右卵子未受精,两种激素量急剧下降,子宫内膜剥离出血而发生月经。随后子宫内腊在女性激素的作用下,再重复上述这种变化。 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叫做月经初潮,简称“初潮”。初潮且般在13-15岁左右,体壮营养良好者可早至11-12岁,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迟至17-18岁。8岁以前月经来潮为性早熟,它见于卵巢和肾上腺肿瘤。18岁尚未月经来潮为性迟发,这种情况除见于发性闭经外,还可能是内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畸形所致。 正常的月经: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提前或后7天,只要基本规律,就属于正常范围。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但1-2个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在50毫升左右。月经期大多无不适,有些人在经前或经期可有下腹胀痛、腰酸、乳房发胀、情绪不安等。

女人怎么会有月经

月经 是指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127;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说明这一问题。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雪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铴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知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不超过100毫升

女人为什么会每个月都有月经,血从哪来的?

简单点说呢,就是女性到了发育时期,每月会排卵,在排卵之前子宫内膜会增厚,因为要做准备好把受精卵包到膜上好形成胎儿(就是受精卵着床),但是如果没有受精的话就没有受精卵,那么增厚的子宫内膜就会脱落,从体内流出,就是月经了。

女人为什么会来大姨妈

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大约在12岁左右,卵巢开始向外排出卵子。卵子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与此同时,子宫内膜也就会脱落、出血。月经就是指这种周期性地子宫内膜脱落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