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休息日小编去同学家玩,他们家大的孩子八岁,小的才五岁半。当时的感觉真的——蔚为壮观:沙发上、茶几上、餐桌上,地毯上满坑满谷的玩具和衣服,俩个孩子在一堆堆障碍物中跑来跑去打打闹闹,他们的妈妈跟在后面徒劳地大声呵斥,但几乎没有效果,俩孩子继续打闹火上加油,接着,是一场灾难……

孩子越来越大,开始懂得以淘气作为道具来吸引你的注意,他成功了!你冲他大喊大叫到暴跳如雷——他还在为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情绪持续发酵,嘣——!”结果导致所有人都不开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些规则来界定他们的行为,以及越过界限时的惩罚。这里的规则并不会成为限制孩子自由的框架,而是为了解除他们的困惑,避免无可挽回的伤害而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编不赞同用打骂来处罚孩子,不管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不管当时情况如何糟糕。
不能打不能骂,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导孩子,适应规则呢?
这种情况下小编比较推荐的方法是:面壁思过。
面壁思过,其本质就是把家长和孩子稍微隔开一小段时间,缓和紧张的气氛。让家长有时间平息怒火,整理思路,让孩子有个空间想想自己做的事情,以及怎样道歉。

当你决定让孩子面壁思过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留意:
1、给孩子留下改过的机会。
在你勒令孩子面壁之前,看着他的眼睛再度强调一次:不可以这样做,如果你继续调皮,我会要你离开这个房间坐到那边角落去。
2、面壁地方的选择。
不要选在卧室、电视机前、餐桌边或玩具箱的对面,这些地方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是感觉舒适。正确的地方应该是枯燥,空白的地方,不一定要一面墙,也可以是房子的角落,浴室里或者是台阶上。

3、在孩子面壁之前请告诉他原因。
用他能理解的话清楚地告诉他原因以及惩罚,比如说:五分钟之前我就告诉过你不能把小汽车丢进厕所里,这样会让妈妈很烦恼。现在我要你坐在这不要动,直到我叫你起来或者是你要和妈妈说对不起。
4、面壁的时间。
面壁的时间不宜太长,三岁左右的孩子是两分钟,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延长到五分钟,但一定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让你和孩子的情绪冷却下来了,如果随意延长时间或者一天中多次使用面壁的话,可能会让孩子遭受打击从而降低面壁效果。
5、面壁的结束。
在五分钟之后,要准时让孩子回来,同时告诉他你在等着他的道歉。如果孩子在中途找到你并且诚心地道歉的话,你应该接受,并且用赞扬和拥抱来表示你已经原谅他了。至此,事情结束。

面壁思过是在欧美比较常用的一种儿童惩罚方式,它同很多育儿专家说的打断”和转移”效果一样。它的好处是对孩子没有伤害,同样的,对亲子关系也几乎无损伤。所以,聪明的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孩子时善用面壁思过”这个方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