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天出去疯跑,根本坐不住,怎么能让他安静点?”
孩子总是宅在家,不喜欢和小朋友玩,会不会太自闭呀?”
无论爱出去浪”还是宅在家”的孩子,父母都会担心,想着如何纠正一下孩子的行为。
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他的闪光点。
01、家里宅”的内向孩子
Ted演讲中,著名作家Susan Cain以她自身的经历,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内向孩子的成长之路。
Susan Cain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安静内向的孩子,喜欢自己宅在家看书。
在她9岁时,一个夏令营的教练,忧心忡忡地跟她说,希望她外向一点,融入集体,不要不合群。
她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够好?可能自己要外向一点?
带着这种怀疑,她放弃了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而是去当了律师。
她觉得这样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可以让自己变得外向一点。
但是多年后,她还是重新拾起了内向性格,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
她深刻意识到,内向并不是性格缺陷,内向的性格能让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有创造力,自控力和想象力。
从她的侃侃而谈的演讲里,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向的人可能不喜欢讲话,但一样可以很健谈;可能不喜欢社交,但一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一展风采。
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巴菲特、村上春树等都是内向性格的人。
内向的人心理能量指向内部,因此他们对内心世界更感兴趣,更安静,喜欢独处、自省和思考。
所以内向的孩子,有他独特的优势,作为家长,我们不用太焦虑,遵循孩子的发展节奏就好。
02、出去疯”的外向孩子
纪录片《零零后》中的池亦洋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王,每天疯跑,还会欺负别的小朋友。
虽然顽皮,不太守规矩,但他活力十足,经常带着小朋友们站军姿,升国旗,组织游戏,很有创造力和领导力。
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池亦洋当上了班干部,维护纪律非常有责任感。
镜头下十年后十五岁的池亦洋成了橄榄球运动员,还代表国家参加锦标赛。调皮好动的孩子王”成了自律自信有梦想的少年。
经常出去疯跑的孩子,和小朋友接触得多,在和小朋友的小摩擦中,学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会学会主动承担的勇气。
他们更懂得察言观色”,换位思考,注定他们在与人打交道上更加得心应手。
喜欢走出去的孩子,遇到的事情和问题更多,他们更容易得到最直接的一手经验和体验。这可能是单纯看书很难获得的。
综上,无论孩子是出去疯”还是家里宅”,他都在遵从他内在的成长秩序。
无论家长双方是什么性格,每个孩子天生就自带气质类型,可能与父母截然相反,那也请父母尊重他,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活。
因为只有活出自己的人,才是幸福的。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只是生了孩子的身体,灵魂是孩子降生就自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