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家长逐渐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对于犯错孩子的教育,向来有合理体罚与讲授道理两种处理方法。但很多时候,合理体罚遭到很多家长的摒弃与反对,因为一旦打骂无度,就会变成虐待孩子。
此前有一位爸爸就是未能很好地把握好这个度数,将孩子打成重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当天,孩子在爸爸的带领下到超市购置水果与零食。当路过玩具区时,孩子吵着要买下货架上的遥控车。但是这个要求遭到了爸爸的拒绝,爸爸认为孩子家里的玩具已经很多了,不应该再买了。于是,孩子被强行带走。
孩子因为爸爸不给自己买玩具,于是生起了闷气,一路上总是闷闷不乐的。抵达水果售卖区时,孩子开始刻意地捣乱,想要给爸爸添麻烦,企图以此让爸爸妥协。他一会儿打乱货架上的水果,一会儿将水果上的枝梗扯下。这位爸爸一开始耐心地劝阻孩子,但越是如此,孩子越是得寸进尺。最后,爸爸的脾气彻底被激发,当众暴打了孩子一顿,孩子的哭声很快就传开来。在那附近挑选商品的路人闻声连忙过来拦阻这位爸爸,但为时已晚,当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医生表示孩子的腿已经被打瘸了。
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体罚自身所带有的独特性质导致了它常常遭到摒弃。事实上,它能存在并且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自然是有着讲授道理所不及的优点的。

相较于讲授道理,合理的体罚能让孩子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记忆更加深刻,这对防止孩子再犯同样错误有着很好的保障作用。孩子犯错以后,如果父母只是进行简单的讲授道理,那么孩子很可能会觉得父母并不会过于严重地惩罚自己,于是当利益高于代价时,孩子依然会以身试险。
但合理的体罚不同,这样一种惩罚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是远远高于讲授道理的。当孩子再次面临选择时,他会清晰地记起自己的前车之鉴,在做选择时就会更加慎重。毕竟孩子明白,自己的父母此前已经体罚过自己一次,这一次肯定不会从轻发落的。
能锻炼孩子抗压能力合理的体罚不仅能更好地防止孩子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这一点同样是讲授道理所不及的。对于只受过说理教育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相对薄弱一些的。因为在父母的教育模式下,犯错最糟糕的结果莫过于一顿说教。
这样一种认知在今后的生活中是很容易吃亏的。当孩子自己一个人面对犯错或挫折时,他们会发现,其所带来的后果不再是谁的一顿说教就可以挽回的。因此,他们的抗压能力是会比较差的。
但对于受过合理体罚的孩子来说,一个错误所带来的最糟糕结果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皮肉之苦。形成这种认知的孩子在今后遇到挫折或犯错误时,他们将发现,不会再有人对他们进行体罚了。因此,孩子会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接受最终的后果。

父母的教育能否让孩子放在心上,最关键的一点是父母在孩子心中是否具有威严。相较于讲授道理,合理体罚能更好地提高父母的威严。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采取说理的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再怎么生气也只能是发发牢骚。故而对于父母教育,孩子会表现出不以为然。
但如果父母对孩子采取合理体罚的教育方式,那么其效果就是截然不同的。当孩子因犯错受过皮肉之苦后,他们就会明白,一旦犯错,父母一定不会轻饶的。所以,对于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一般都是不会轻易去打破与忽视的。
尽管如此,合理体罚不能为大众所接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一旦控制不当,体罚就会上升为虐待。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就已经不具备任何的教育意义了,而是成为一种纯粹的打骂孩子行径,这将给孩子造成十分不好的影响。

父母如果出现虐待孩子的行为,那么将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一系列的病态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这些病态心理的产生只会给孩子造成阻碍。
举个例子,在父母长期的虐待之下,孩子很可能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将使得孩子的神经长时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敏感。这种状态对于孩子的神经损伤是非常强烈的,很容易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
孩子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虐待孩子最显而易见的影响莫过于对孩子身体的摧残。不同于合理的体罚,虐待行为早已越过了孩子身体所能承受的打击范围。这种超负荷的肢体攻击会给孩子造成严重创伤,甚至是落下终生的残疾。
因为孩子的肢体发育尚未完全,此时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肢体打击之下,是很容易致伤致残的。孩子的骨骼还没有很好地愈合,长期的殴打容易对脆弱的身体骨架造成伤害,导致孩子长不高甚至是瘫痪的情况。

如果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虐待,长大以后出于对暴力的恐惧,很容易因此向暴力妥协。这种情况并不是等到孩子迈入社会才可能遇到,而是在校园中就有遇上的可能。
很多父母认为,校园里的不良少年都是些不学无术、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其实不然,这些人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孩子并不希望如此。由于从小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虐待,孩子在校园中碰到这些不良少年时,很容易因为对方的暴力行为而向他们妥协,依照他们的要求办事。这样一种行为将很容易导致孩子今后的人生一度处于阴影之下。
既然合理体罚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而它与虐待又只有一线之隔,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把控度数,来更好地运用体罚呢?

运用合理体罚进行教育并不是让父母逢错必罚,而是有针对性地惩罚孩子的过分行径。如果孩子只是因为打碎了一个碗、说错了一句话等,父母是不应该因此对孩子进行处罚的。
不能轻重不分父母在对孩子进行体罚时,既要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轻重采取不同程度的体罚,也要控制体罚的程度,不能上升为虐待。要想更好地做到这一步,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被孩子的过失蒙蔽了双眼,这样很容易下手不知轻重。
必须理罚并进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地惩罚,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错得不知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合理体罚之后,应该给予适当的安慰,并且对孩子加以引导。这样孩子既不会对体罚产生太大的抗拒感,也不会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