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说法」儿童艺术培养到底是在培养什么?

如今的教育市场,除了常见的知识学习班,还有许多兴趣培养班,涉及音乐、绘画、舞蹈等等方面。家长们不仅希望孩子有个好成绩,还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但真正想培养孩子审美力的家长并不算多,多数普通家庭还是希望孩子学一些特长,成为将来升学的加分项。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学艺术可以当个兴趣,但是一味钻研就没必要了,说起艺术生大家都觉得是没前途的。现在家长都希望能快速看到孩子成长,花了钱报班就一定要看到效果,可孩子的艺术培养并不能立竿见影,很多孩子学了很久画画或音乐可能还是只掌握最基础的技法。

让孩子学习艺术、培养审美,其实是很好的认识世界、学会表达的一种方式。英国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的孩子的标准中专门说到孩子要有杰出的艺术修养,这艺术修养不是指孩子画画有多好看,而是他们可以通过艺术感知世界,表达自己。

「说法」儿童艺术培养到底是在培养什么?

作为父母,或者作为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里的人,扪心自问是否觉得艺术其实是用来点缀生活的?在忙完别的事情之后,还会弹个琴、画个画、写个字、唱个歌…这样度过时光或者作为消遣,是一件还蛮好的事?


但其实艺术的学习真的不仅限是这样,它远远大于生活的点缀或消遣。一个散发着艺术光彩、有才华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宠爱。所以我们也希望孩子们,或者我们自己能够艺术一些。


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三件事情,一个是童心,第二个是才华,第三个是心地光明。如果这些特质存在一个人身上,就像植物和小动物都愿意呆在有阳光的地方一样,我们也愿意靠近这样的人,这样的存在。

艺术教育是一种人生态度


旅行对艺术体验来说,是最震撼的。古人说过: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兴之所致,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如果你体验过那样的时刻,也许是忽然看见树上的白雪,看到了花上一滴滴落下来的雪化成了水,那一刻你会明白古人表达的感受,你会体验人生可以这样过。

我们从具体的几个方面谈一谈,我们能给孩子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落实到使用,或者要在生活中实践,是有一定难度的。

01、借艺术教育发展孩子的能力。

首先,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某种能力,而艺术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人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感知力就是一个孩子从这个世界吸纳的能量,吸纳所有信息的能力,就是他采集信息的能力。你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所有视觉上的差异,声音上的差异。

表现力是说当他吸纳之后,加上他自身的东西能够再表达出来。这对于一个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和地球上其它生物最大的不同是,人类更善于观察情感,观察它、梳理它、抒发它、放下它,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

如果一个人散发着艺术的气息,你会发现他更容易跟人沟通,更容易打破人和人之间的隔阂,融洽地生活在人群中。用丰子恺先生的理论,小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有敏感、丰富、真挚的感情,但是这样的感情又不是黏着的。我想所有的妈妈都体会过小朋友上一秒哭天抢地,但是下一秒因为另外一个事情他就笑了出来,这其实是非常艺术的特质。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感知其实要先于表现。而现在艺术教育的重点都放在了如何表现上,以及提高所谓的表现技巧上。而感知要从生活中吸纳营养,这是没有人教的,没有人来告诉你应该如何调动你全部的能量来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带给你的所有触动,然后把那些真正打动你的东西再用你已经学会的技巧打动他人,这样你跟他人才是使用艺术这个媒介进行交互。所以艺术教育是关于一种能力的培养。

02、艺术教育是关于快乐的。

快乐有两方面,一方面快乐是为了回避痛苦。在青春期长大之后,你会发现跟人的疏离感、无话可说,或者觉得不被他人接受,跟一个群体无法融合,是非常难受的。痛苦如果是这样构成的话,那一切的快乐来源于消除关系之间的距离。

庄子在他的著作里提到,如果你能够专精于一项技能,不管你是厨师也好,还是一个打渔的人,还是一个会游泳的人,如果你能够跟你的技艺融为一体,一个写字的人能够和毛笔融为一体,一个唱歌的人可以和音乐融为一体,那么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开心的主要原因就像有一个法宝,天要塌下来之前也可以把纸铺开,安安静静地写一页字,然后那个天就被个儿高的人给顶住了。让孩子有一套让自己快乐起来,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方法。而且屡试不爽,每次都奏效,无论多么严重的事情都会因为这样的二三十分钟而过去。

如果孩子他需要非常密切的肯定,或者他的成长过程里过多的依赖于人群的陪伴,才能快乐的话,是一件太辛苦的事情了。如果他从小到大有一个爱好,或者有一项技艺能够让他自己跟自己在一起,并且玩得挺开心,能够自己培养出一个小小的园地,这个园地的果实还能分享给他人,他的人生势必会快乐很多。

丰子恺

03、艺术培养的过程其实是关于学习秩序以及秩序的超越

艺术家的感情非常真挚,但同时又非常理性。艺术的训练都是古典式的,不管是素描,还是古典音乐,还是所有其它诗歌等艺术门类,都有非常苛刻严格的规矩。比如说临帖,就是从临摹、双钩、对临,然后不断地一遍一遍去跟帖试图长得一样,从形似慢慢到神似,然后到揣摩古人的心理轨迹。

训练除了能让人真正安静下来,其实培养出非常宝贵的东西叫做定力。我不止听到一个厉害的建筑师、中医大夫,或者有名的教授,他们认为对自己人格最大影响的教育是,家长逼着他们每天放学回家写大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磨炼出来的定力和冷静的观察,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当学会这样的规矩之后,你要用它表达自我,学会的是超越秩序,每一位艺术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多长出来那么一点点,成为他自己。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当下,在这个社会里面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完全违背秩序,而是要更好地顺应秩序,不管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以及在秩序里面找到自己。

04、艺术教育是最好的人生观教育。

如果从美的角度来看待人生,很多教育都会变得容易一些,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如果把人生当作一件作品,我们的尴尬和不优雅的时刻都可以略去,因为我们在完成一件作品。

传统的儒家教育会说,人要自律,独处的时候要像待客一样,待客的时候要像独处一样。或者人在做,天在看”,这是中国人非常宝贵的自我观照的系统。而艺术或者美的训练,是更高一层和更主动的,不是说有他人在监视你,这也是蔡元培先生说艺术可以代替宗教的原因。宗教还是多多少少会感受到束缚,而艺术是非常主动的,你把人生当作一张画纸,你的每一笔都需要谨慎,每一笔都需要表达出美的状态,以及每一笔都更希望它更优质化地表达出打动自己的东西,然后打动他人。

如果一个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关注着美,不仅仅是每天穿得很好看,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说话要好听,处事更得体,而是说他会始终带着一个观照的态度看他的人生。借由音乐来理解可能更简单,因为音乐是跟时间紧密相关的艺术,如果把人生当作一首曲子来听,能够从容地在单位时间里注入更多的情感,创造出更多的感受,这样的人生一定会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