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孩子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孩子。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社交圈,将来还会有自己的小家,但他知道家是他永远的避风港,父母是无条件爱他的人。这不就够了。
###我并没有觉得儿子上大学以后,亲子关系变得疏远了。我儿子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开始的时候他有点不太适应,我就在他没有课的时候,跟他聊聊家常,慢慢的他就适应了,现在他上大二了,在校的学习和生活都安排的很好,在学校的一个部委办公室还担任了一个职务,也结识了不少朋友,我比较放心他。我感觉正好利用这几年,不用照顾他的生活,我可以多读点书,好好充实一下自己。
###如果原来的你是以孩子上好大学为目标,那么现在的你就回头来补亲子关系的课,虽然不是最好的时候,但现在依然可以努力,因为孩子还未完全独立,还没有另立家庭。
1.接受现在亲子关系不好的事实,不强求孩子马上和自己亲近。
2.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不让孩子为自己负责,把重心放在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上,这既减少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也能反过来让孩子更愿意接近父母。
3.一旧一新”,一旧,是继续给孩子爱和支持,特别是原来很多看起来很小,但孩子喜欢的事情,这很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一新,是多了解现在孩子的爱好和问题,多学习新的知识,培养、起码去了解孩子现在喜欢的事情,增加话题,增加互动的机会。
4.梳理孩子和你原来之间有没有最大的矛盾点?有没有很重大问题的心结?需要认真的面对和处理。
5.用相反的方式达成亲近。就是鼓励孩子更自由的选择与决定,爱孩子的方式不是把孩子放在身边,不是捆绑孩子,不是让孩子尽量多的安抚或回报自己,相反,希望孩子更好的实现自己,并在孩子需要的地方多帮助和支持,亲子关系会实现更好!
孩子大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了,但大学期间,是理论期,和实践期实际发生的事还有差距,这是过程,处理的方式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父母工作努力,不断学习也是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观,孩子的观点,对的不但语言鼓励,还要用实际行动支持,有差异的用事实案例和不同角度去剖析!观点可以不一样,但出发点一定是正能量的!三观和谐了,亲子关系还会远吗?
###其实,孩子在初中阶段就不再以父母为中心了,只是父母不愿放手。作为父母那份爱,无私而广大,只要相伴孩子左右,看着他或她健康而快乐的成长,那就是幸福!
看着孩子向前奋进的背影,父母的鼓励和爱就足够了,不要想着追,因为再也追不上孩子前行的步伐!
首先改变的是父母的观念,不要把生活的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自由和空间,给自已生活寻找兴趣和爱好!
亲子关系最好的维系办法就是和孩子一块成长。孩子的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孩子交流,考研,以及考研涉及到的具体细节,谈对象时如何让孩子理性处理,如何观察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和同学处关系。以及家庭发展的方向,孩子的发展方向,家庭的困难,各自的身体健康情况,等等,好多好多的事。我儿子考研读研时,我千方百计的寻找关注考研的各种信息,及时和孩子共享。如今已经读研,他有什么事都和我商量
###改变侦察机”式的教育沟通方式。尊重孩子。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心健康也会使孩子们自豪,会愿意和家长沟通。孩子们的精神独立也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我的养孩子宗旨:有需要有服务,无需要无打扰。我家儿子从来都是有问题有压力有烦恼的时候找我沟通。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做大人不要想那么多好象生孩子老了靠儿子不要想那好事做父母看到儿子好好工作杷自己的家槁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如果儿子离婚家槁的一团糟父母也不省心只要儿女好对你父母不孝也不要紧人生孩子就是看到儿女好
###孩子早晚会脱离出自己的生活,但是亲情是永远存在的,不过表现的形式和大学之前的朝夕相处有了不同。大学之后,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生活圈子也在一步步扩大,和孩子定时的交流,掌握孩子不在身边时成长中的每一步动态,同时自己与时俱进,跟上孩子的脚步,也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精彩,不再把关注点局限于孩子的身上。——我觉得,这是孩子上大学之后,我们家长要做的,因为亲情体现和维系不一定就是每天的微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