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孩子一出幼儿园的门,就挽着你的手,妈妈、妈妈的喊着,打开话匣子,唠叨唠叨啥都和你说,啥都和你聊。

幼儿园哪个小朋友哭了闹了阿姨哄怎么哄她了,都跟你讲,开始你觉得的孩子会讲话了,会表达了,感觉新鲜又开心。那时候你常常面带微笑、耐心的、注视着他,听他给你讲,跟你说。偶尔还会互动一下,夸一夸, 赞一赞,亲一亲,抱一抱。
宝宝真棒!都能给妈妈讲幼儿园的故事了。
孩子也开心,你的夸赞,你的拥抱,让她下次见你,不讲点儿啥,都感觉对不住你。

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慢慢长大,他再给你讲发生在校园的大情小事,你突然感觉孩子好啰嗦,小朋友不吃肥肉那样的鸡毛蒜皮的事儿都要讲,你就觉的很无聊,感觉没有意义,因为你认为那些都与学习成绩无关,你变的烦躁不安。没有耐心去倾听,有时还会怼他:
孩儿,别说了,丁丁迟到,拉拉生病请假了,那事儿与你有啥关系,你把精神头儿用在学习上好不好,……
有一天,一放学,孩子看到你就眉飞色舞的拽着你的胳膊对你讲:
妈妈,妈妈,今天英语老师表扬我了,夸我数卷子数的最快;地理老师夸我了,我的主观题答得很靠谱。政治老师夸我的记忆力真好,那张卷儿讲过去很久了,还能记住。……
而你这期间没有任何的互动,没有问问孩子为啥夸他,全是孩子一个人在自言自语。等孩子汇报完 ,你只是简单粗暴给他回一句:
哦。那挺好。
这样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反馈,你觉着孩子以后还会继续说下去吗?

现在你常常抱怨孩子考完试,连考多少分都不告诉你,你是否还记得孩子考完试,告诉你成绩你是什么反应吗?
孩子:妈妈,我们地理今天小考了,考了85分,年级第三。总算突破80大关了(开心)。
妈妈:第一名是谁?(与你有关吗)
谁都能看出,你和孩子的沟通很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啊!他开心的是 突破80大关,你忽视了孩子的进步,反而问他谁考了第一?第一是谁 与你有关系吗?同时,你错过了一次即时鼓励孩子的很好的机会。

问别人孩子的成绩没错,但是帮助孩子成长,培养孩子自信的最好方式是纵向比较自己的孩子。抓住孩子每一个闪光点,每一次进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即便偶尔的退步,也要肯定孩子的努力,陪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和规划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告诉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孩子偶尔的犯错,也不要否定曾经的一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个孩子!当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进行人身攻击。并且还要鼓励孩子如何把这件事做好。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妈妈: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上次就……你看人家谁谁,如何如何好……
吧啦吧啦一顿说爽了你的嘴,却伤了孩子的心。我们大人都知道,做人要有强烈的自信,自信是成就自我的根本。你想,孩子没了自信,如何把事情做好?
马尔顿说过: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其实,有时候我们伤害了孩子,自己 却全然不知。我们总是关注人家的孩子,而忽略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对你产生反感,厌恶。所以渐渐地也就什么都不想说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呢?如何让孩子愿意跟你说心里话呢?
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面带笑容,语态温和,努力构建共同话题。交流时切忌带着情绪,要想有效沟通,就得先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好。
首先,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1. 问对问题:要了解他的内心。
2. 有效倾听:学会倾听,用心去听。
3. 有效反馈:沟通中一定要准确及时的进行反馈,表扬要做到二级反馈。
其次,要有亲和力
1. 微笑:欲取之,先予之
2. 赞美:面子给你,里子给我
3. 频道同步:原来都是同道中人
最后、运畴惟幄,志在必得(要有同理心)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立场要坚定,态度要诚恳。
以上是我这些年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有用。让孩子乐意开口和你说说心里话。不做强势的妈妈,不让孩子有话憋着,否则,不是抑郁就是走上歪路,那时恐怕后悔莫及。《小欢喜》里的英子,想必你还记得吧,抑郁,连续失眠34天,最后要跳海,差点儿酿成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