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给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要让孩子在网络上寻找父母缺失的爱

本文由小双说育儿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我是小双,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欢迎各位阅读。网络是一种十分便利的交流媒介,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化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在家庭教育中,你也要适时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更多的网络知识。一个知识落伍的家长是很难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的。你可以不利用网络,但是有必要对网络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跟孩子有共同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走出不良网瘾的漩涡。

给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要让孩子在网络上寻找父母缺失的爱

我有一个问题学生”小亚,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已经有3年网龄的小网民”了。小亚接触网络的时候只有7岁,一接触,他就与网络一见钟情,被网络那神秘而博大的世界迷住了。小亚的父母见自家的孩子那么喜欢上网,就在他的房间给他安了一台电脑。刚刚开始的时候,小亚只会用电脑来玩一些小游戏。每天下午放学,在爸妈没回来之前先坐在电脑前玩一会。等爸爸妈妈一回来,就赶紧关电脑,开始写作业。之后,小亚认的字多了起来,就开始到各个网站浏览,还用缓慢的打字速度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聊天。

从此,小亚就再也没有心思学习了,而是忙着在网上交朋友。时间一长,小亚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无精打采,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自然下降了。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反映给了小亚的爸妈。小亚的爸妈开始严禁小亚上网。但是小亚一旦离开了网络就变得什么都做不下去。即便是坐在书桌前学习,精神也很恍憾,眼前的书本一个字他也看不进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来向我控诉网络害了我的孩子”,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一直是我们咨询师的焦点和重点。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国内和国外的青少年网络环境。

小亚

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少有像中国这么繁荣的网吧行业。国外有网瘾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30岁,而中国有网瘾的人群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并不集中,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而中国有80%~90%的网瘾人群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很少见到因为网络成瘾而出现的极端的社会事件,而国内因为网瘾出现的极端例子却并不少见。这种国内外网瘾现象的对比提醒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网瘾,不得不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你的孩子?

网瘾

心理学上认为,伙伴的缺失——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发展品格的缺失,才是网瘾问题的源头。据调查表明,现代孩子的抑郁感和孤独感,与网络的重度使用有很大的关系。经常玩暴力网络游戏的孩子可能比较有攻击性,对苦难的感知程度也会比较低。经常使用网络与陌生人聊天的孩子很难将现实世界与虚拟的世界区别开来。而这一切的混乱性和复杂性,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影响都是可以预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网民”才格外需要父母的关注。

网络成瘾

人是社会性动物,同样需要有社会化的生活来排解孤独。对孩子来说,摆脱孤独的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跟伙伴玩耍。然而在现今的生活条件之下,这样的机会日益减少。还有一种就是在网络上寻求社会和同伴的存在。网络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在于,他们所需要的社会化人格,可以从其中获取,这也是孩子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的精神价值目标。这种精神营养原本应该由学校教育来提供,却因为现今以升学为主导的应试教育体系而丧失。于是,孩子内心中某部分被压抑住的人性,就不得不寻找另外的出口。这个管道就是网络。可以这么说,是我们社会给孩子提供的社会化机会过少,才让网络乘虚而入,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代替品。

小亚

然而,在网络上寻求社会人格的发展只会是暂时的,也是不真实的。从长远来看,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最灿烂的黄金时间,心灵出现一个空白期。像这样被网络喂养长大的孩子,在不得不去面对现实社会的时候,需要从头开始摸索,完成社会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孩子的网瘾与成年人还有所区别。成年人沉浸在网络中的时候,会不断地有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等等将我们拉回现实,网络很难真正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骨血。但是对孩子来说,它却是摆脱孤独的药品,是服久了会上瘾的药品。

社会化

很多来访的父母,很喜欢用消极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我禁止你上网,却很少用积极的方式——有其他的事比网络更能填补你心灵的空白。针对网瘾,或许你也是采取堵死、管死的方法,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一—在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之后,他又该从何处获得心灵补品?只要孩子的存在感没有得到肯定,孤独感没有找到出口,网络对于孩子的诱惑力就是永远存在的。真正想要一劳永逸,其实背后的理念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不会感觉到孤独。

社会化

让孩子不孤独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及时与孩子沟通。据调查,中国有6成的父母无法理解孩子”。调查的父母当中,只有3成左右表示我和孩子沟通得很好”,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求助于父母的比例也比较高。因此,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不感到孤独。

小亚

我们还要注意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尽量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如果总是用高人一等的强势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宁可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交流,也不愿与我们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点赞,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