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育儿心得 | 做懂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文 | 慧颖育儿知识(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这里是慧颖育儿知识,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育儿心得 | 做懂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面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专家、书上、网上...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在背诵诗歌”这个问题上,就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

赞成:通过背诵诗歌可以促进孩子的记忆力、语言能力等;

反对:背诵诗歌属于典型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会给孩子造成学历压力;

类似的案例和争论非常多,我们的家长到底该听谁的?到底哪些理论是适合孩子,自己的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具体情况呢?

是否需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我们的孩子是否受过正规的早期教育,他们的各方面成长都会遵循一个正常的、有规律的轨迹,比如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走路、什么时候开口说话、什么时候会提出意见等等。

无论是在动作、智力、社会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成长,绝大部分孩子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发展,所以家长不要把早期教育看得如此的高深莫测。

这样说来,是不是家长就没有必要开展早期教育,让孩子顺气自然就可以了。

当然不是。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育和成长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没有弄清楚最基础的规律时,切勿错误的引导孩子,例如:过早的学习坐、站、走等,过早让孩子识字、写字等。

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就是基于普通生活上的教育,早期教育的过程就是贯穿生活的过程。

1、早期教育的理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此接近,但实现起来却不是那么的容易。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在陪伴孩子们的每一次玩耍中,在和孩子一起的任何一言一行中,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早期教育。

2. 育儿先育己”。早期教育首先是一种自我教育”。先让家长认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再问自己我的做法或行为是否合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只关注了孩子的问题,而忽视了自身的问题。别忘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一举一动会对孩子的情感、性格、品质、智力等各方面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所以,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宝宝,首先要求自己做一位优秀的家长,你需要爱孩子、好学习,同时还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问题。

背诵诗歌

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说明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了好奇心,但有好奇并不代表孩子会思考问题,只有当孩子会对好奇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的时候,真正的思考才开始。

当您的孩子提出为什么?”的时候,您千万不要敷衍了事、草率回答,孩子已经会思考问题了。下面列举书中的实例,告诉大家如何在生活中进行早期教育”。

车轮子

1

测试

您能很好地为孩子解答问题吗?如果孩子问您:汽车为什么能跑?”您会怎么回答?

A.汽车肚子里有一个发动机,发动机最喜欢吃汽油,吃完汽油以后它就开始工作了,它会告诉车轮子转动,车轮子一转动汽车就跑起来了。

B.汽车要吃东西,吃完东西汽车有力气,车轮子转得动,汽车就可以跑了。
C.因为汽车有轮子,有轮子当然就可以跑了。

敷衍了事

2

分析
(1)如果你的回答是 :A:您的回答比较符合认知程度稍强一些的宝宝。您能用宝宝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道理讲解给宝宝,尽管宝宝不知道什么是发动机,但通过您的解释,宝宝基本能理解汽车工作的原理和程序,这样的解释比较符合科学精神——严谨、真实。您的回答不但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同时也留下了宝宝可以探索的空间。随着他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会主动去寻找关于发动机”的信息。

(2)如果你的回答是 B:您的回答最符合绝大多数孩子的认知水平,也是孩子最可以接受的一种方式,因为您用孩子的语言解答了他的疑问。而且在您的回答里,您还能用最简略的语句表明了汽车工作的过程。但要提醒您,在引导孩子进行科学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尽可能使用科学用语,回答应该更合理一些,让孩子对一些科学概念一步到位。
(3)如果你的回答是C:您是一位不太善于回答孩子问题的家长。您的解释太肤浅,没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也没有阐明科学原理。可能孩子还会接着问,您千万不要敷衍了事。

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他会问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是孩子对事物缘由或目的的想像;每一个怎么样”都是孩子对事物发展过程与机理的思考;每一个是什么”都代表了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不管用什么办法,当面对孩子的各种提问时,您都要尽可能回答。
3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

背诵诗歌

1.您的回答要做到科学、严谨、合理,符合孩子心理和认知水平。
2.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尽量使用规范用语,语气要符合孩子的口气,语速要放慢一些,在讲解答案的时候可以借用手势、动作、操作等。
3.如果对于孩子的提问您不清楚的时候,您可以告诉孩子我也不知道” ,然后您应该引导孩子一起去探索答案,而不要就此敷衍了事。要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4.如果孩子的问题太多, 您觉得有些回答不过来或感到烦躁的时候, 您千万不要抱怨宝宝,更不要说: 烦死了,你怎么有那么多问题?”这样会打击孩子爱思考的学习欲望。您可以这样说: 这是今天妈妈可以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明天再开始!”这样即不伤害孩子,也保留了孩子好思考的学习欲望。
5.如果有条件, 在您回答问题的时候, 您可以采取操作游戏材料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答案。
6.在回答某些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判断一下,依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及相关经验,孩子能不能解决或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可能,您最好不要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致家长的话当孩子会问为什么”的时候,您身上的教育责任就更重了,您需要为了回答孩子的问题赶快充电” !

敷衍了事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只有先教”自己,然后才能育”孩子,教育”一词,应当如此一分为二地看。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