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都教不好,一定是因为你家太穷了吧!(值得收藏) 孩子觉得家里穷怎么教育

01

故事分享

A君和B君都是来自四线小城镇的两个女孩子。生活条件不好也不坏,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A君的父亲为人家开车运输货物,母亲不工作,在家里带孩子。B君的父母都在一个小工厂里劳作,工作时间很长。

A君

孩子觉得家里穷怎么教育

A君父亲每个月把工资交给她的母亲,母亲爱打扮,喜欢给家里人做好丰盛的饭菜,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出去和邻居街坊聊天。家里除了日常的开销,其他都存在银行,当然A母亲还喜欢购置黄金。

A母亲对时尚商品也很感兴趣,知道哪里有性价比高的衣服,常常带着A君出去逛街,也会细心地告诉孩子怎么比价怎么砍价。

A君也像母亲一样,很有生活乐趣,常常喜欢和母亲一样在厨房里面倒腾出美味的饭菜。同时她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对商品知识了如指掌,身上常穿着款式新颖的衣服,也是同学们非常喜欢聊天的对象。

B君

B君父母白天晚上都看不到影子,B君每天的早饭就是街对面的包子,她一年很少能够吃到母亲做的一顿饭。

B母亲性格非常要强,常和B父亲吵架,指责丈夫的种种不是。丈夫心思郁闷,工作更不思进取,家里的钱很快就花得没有影子。

家里经济不好,B母亲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孩子了。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仅要求孩子专心读书,不需要孩子洗碗扫地做家务,不需要孩子应付亲戚朋友,也不需要孩子了解家里的钱财事务。

B君从小听着父母相互的指责长大,也从中了解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自觉对开销降低要求。她很少和其他女生一起出去逛街,对女性商品一无所知,每天宅在家里看书,当然也对外面的新鲜事情不甚了解。所以虽然她成绩不错,但不擅交际,人缘一般。

孩子都教不好,一定是因为你家太穷了吧!(值得收藏)

若干年后,她们长大了

A君家存了点钱,在A母亲的建议下,在市中心购置了一套房子,全家都搬了过去,几年后房价涨了好几倍,家里条件越来越好。

A君从小和母亲关系特别亲密,长大后在母亲的介绍下嫁给了一个市中心的青年,和父亲很像,每月生活费上交,两人的性格都非常温和,甚至都不会大声说话。亲戚家都住得很近,有事情都可以相互帮帮忙。

B君家和过去一样,依旧是那一套老房子,家里没有任何储蓄。

B君和母亲一样性格要强,但是从小和父母关系一般,甚至很疏远。她虽然考入一个不错的学校,但是毕业后不接受父母的建议,选择了一个其他城市的青年结婚,但婚后却和父母一样常常陷入争吵。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这里所说的穷”,与经济和社会地位没有太大关系,更多是深植在父母心中的思维方式。

这种来自父母的思维方式,通过每日的交流和相处,传递给了下一代。这是学校教育无法触及的原始地带,却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02

一个认识很多年的闺蜜,结婚前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事业很成功,也赚了很多钱。结婚生了孩子之后,她的朋友圈画风就变了。孩子刚出生,她就已经囤了几个书架的绘本。每天花很多的时间物色早教班,聊天中她曾说:绝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我特别理解她,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差,有太多想要又得不到的东西,现在自己有钱了,就想竭尽全力在物质上满足自己的孩子。

杨澜

问题是,她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一大堆绘本和满屋子的玩具,真的就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吗?个人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就算给他一个满是糖果的世界,也比不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因为,在孩子的内心,爸爸妈妈才是他的全世界啊。

爸爸不开心,他就会跟着很难过。

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们的孩子是多么想参与到爸爸妈妈的世界里去啊,而不是看着他们整天捧着手机,而自己却和冰冷的玩具在一起。所以,最好的富养是教养,是让孩子看到自己怎么生活,怎么面对挫折的,通过言行引导孩子。

杨澜曾经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自然会模仿你的。

爸爸

03

不要手里捧着手机却抱怨孩子不爱看书,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却训斥孩子学会顶嘴,因为,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所以,你想让孩子成为谁,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他看。

汪涵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亲手为刚出生的小沐沐打磨了一把木勺子。

王菲拿着《本草纲目》带着两个女儿边爬山边认识植物。

杨澜很忙,但却是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

这些明星的时间显然比普通人更少,他们完全可以用钱请到最好的老师,找最好的学校,让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但他们更知道,再多的道理也不如亲自示范给孩子看。

想要让孩子有教养、有修养,首先你应该是一个有教养的爸爸,懂的照顾呵护女性,好好爱妈妈。想要让孩子有见识,有胸怀,就带着他去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你又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也是最难的。

这是最不需花钱的教育,但这却是最昂贵的。

家里

04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真正的爱孩子,不是给孩子描绘一个ps过的世界,也不是用爱给他打造一个真空的世界。

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感知世界,更不可能代替他们去活这一生。

我们唯一能告诉他们的是:人生就像天气一样,有天晴的时刻,也会有下雨台风,但你仍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而是为了让他自食其力,撑起他自己的天空。若要让孩子不贫穷,内心富足,品行更好,先学会做内心丰盛的父母,给予孩子恰当的家庭教育,也在孩子身上传递希望与丰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