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两岁前断奶,就是当妈的自私?母乳神话、道德绑架何时才能停止?

相信每个当妈的,都有几个妈妈群,我也不例外,混着好几个妈妈群。昨天在一个群里,有位妈妈说:孩子快两岁了,最近一直不怎么吃饭,她就把奶给断了,结果现在孩子吃饭吃的特别好”。这位妈妈本来是想分享一下好心情。

谁知一位自称母乳指导师”的妈妈立刻跳脚了,为什么要给娃断奶?断奶了让娃饿着只能吃饭?好用来实现老母亲自私的梦想?”

这是自私吗?我是怕他饿,连着好几天一整天不吃饭,断了奶立马好好吃了。断奶哪里让娃饿着了?现在他吃的挺好的啊!”这位妈妈立刻回到。

两岁前断奶,就是当妈的自私?母乳神话、道德绑架何时才能停止?

这是我安慰这位妈妈的截图

随着母乳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妈妈知道母乳的重要性,我相信如果条件允许,绝大部分妈妈都会选择母乳喂养。然而,现在社会的女性不仅仅属于家庭,她还有自己要战斗的地方——职场。身为职场妈妈你会发现,哺乳到孩子自然离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位妈妈,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因为孩子饿醒而继续熬夜,那么断奶”好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好了,奶也断了,孩子吃饭问题也解决了,但有些圣母却跳出来了。断什么奶?怎么这么自私?有奶就应该让孩子吃啊!自然离乳的孩子才聪明、才健康”。但是亲子关系哪有那么多应该,有奶,条件允许就吃,条件不允许就断,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怎们就上升成了道德问题?

权威机构建议妈妈们母乳到2岁,注意只是建议,不是必须!

为什么现在母乳到2岁这个概念这么火?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倡议:纯母乳喂养到宝宝6个月,随后便可添加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到宝宝两岁或两岁以上。所以2岁就成了众多妈妈母乳喂养的一个分水岭。

儿科学

但你知道吗?美国权威的儿科学会(AAP),所倡导的离乳时间并不是2岁。儿科学会发布的指南中是这样说的: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纯母乳喂养时间为六个月,之后添加固体食物并继续母乳喂养至一岁,之后由母婴的意愿决定是否继续。看到没在儿科学会看来,1岁之后是否要继续母乳,需要母婴双方意愿来决定。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往往会忽略母亲的意愿。

你可能会说,美国孩子奶源多丰富啊,不适合我们的孩子。好,那咱们再来看看中国权威机构怎么说。我国营养学会发布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这样说: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 月龄(出生180天)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 月龄婴幼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断奶

从上面看,我国营养学会虽然也建议母乳到24个月,但如果母乳喂养出现困难,完全可以以配方奶代替母乳。所以如果条件不允许,当然可以给孩子断奶,用奶粉代替,妈妈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心理压力。

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新手妈妈无法产生足够的母乳吗?

这几年很多新手妈妈,都被世上就没有先天无母乳的妈妈,让孩子多吸一定就会有奶”,这种想法洗脑。我同学丹丹就是这样一位妈妈,他儿子和优米差不多大,生完儿子等了5天还没下奶,可急坏了丹丹。找开奶师、通乳师、喝下奶汤,所有可以增加母乳的方法,她都试了,但母乳依旧少的可怜。丹丹从一开始就抱定了纯母乳的想法,所以不管汤多难喝,通乳师多贵,只要听到有效她就一定会去尝试。期间还因为喝了过浓的下奶汤,导致了堵奶;甚至还很狗血的碰到一个骗子通乳师,因为暴力开奶,得了乳腺炎。出了月子,丹丹已经被母乳喂养折磨的不成样子了,后来在医生的劝说下,她最终也放下了执念,选择了奶粉,现在小家伙长得也结结实实的。

母乳喂养

你知道吗?其实有很多新手妈妈是无法产出足够的母乳的。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圣鲁克医院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新手妈妈中有高达1/7的母亲,是无法生产出足够的母乳的。也就是说有些妈妈天生就无法分泌足够的乳汁,这些妈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给宝宝增加奶粉。如果妈妈强行母乳,一味只信纯母乳,受伤害的就可能不仅仅是妈妈了,还有可能是孩子,并不充足的母乳满足不了孩子的生长需求,很可能让宝宝脱水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比如大脑损伤等等。

虽然母乳被称为黄金液体”,但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来。有条件的妈妈,优米妈当然赞成母乳喂养,但像丹丹那样想尽办法也无法完成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请不要为难自己,放下执念。比起母乳喂养,宝宝更需要一个身心健康的妈妈。

断奶晚的孩子更聪明?母乳聪明”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还听到过一种说法,一些文章中提到断奶晚的孩子聪明,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和实验能够支撑这一论点。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Joan Wolf层写过一本书:《Is Breast Best? (母乳是最好的选择吗?)》。里面明确提到:大部分支持母乳益处的相关研究,其实都未具备最好的医学证据,这些研究并不像在严谨的科学实验中那样可以设置实验组(母乳喂养)和参照组(非母乳喂养),所以这种研究结论的背后是有问题的。不过,倒是有一个设置过对照组的追踪实验,它却发现:母乳喂养和孩子智商并无直接关系。

母乳喂养

在爱尔兰,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8000名婴儿,这8000名婴儿中有纯母乳喂养的,也有混合喂养的,还有纯奶粉喂养的。等孩子到3~5岁时,研究人员通过专业的数据评估了这些孩子的问题行为、表达词汇和认知能力。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母乳喂养和没有母乳喂养的孩子,通过统计学数据分析,并没有发现认知能力上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孩子的认知能力与是否母乳关系不大,最后研究人员将这一结论发表在了2017年的《儿科学》杂志上。

但你可能会说,有时候确实感觉到母乳喂养的孩子更机灵”,这也并不是错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部分母乳喂养的孩子表现更活跃的原因,实际跟母乳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和母子相处的模式相关。那些母乳时,给孩子全部关注,会带着爱意抚摸孩子的家庭,孩子感受外界的能力会更强些。也就是说,母乳不是孩子变聪明的必要条件,母爱才是。

妈妈群竟然也有鄙视链,到底要以何种态度面度母乳喂养”?

母乳鄙视链”这个词我也是最近才听说,原来妈妈群也有自己的鄙视链。纯母乳喂养的妈妈鄙视混合喂养的妈妈,认为她们是在耽误孩子生长发育;混合喂养的妈妈又鄙视奶粉喂养的妈妈,决定她们只不过是怕身材走样。

喂养

不光在妈妈群里,现在各种大环境也在有意无意的传播,只有纯母乳喂养才算合格妈妈。就像明星马伊琍曾在微博中宣传母乳喂养,被无数网友点赞。虽然网友处于好意,但话外之意却更像在批判不母乳妈妈们自私。但为了美而拒绝母乳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不能母乳的妈妈其实是有苦难言。那,身为母亲我们要怎样面对母乳喂养”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呢?

首先,拒绝强制母乳,量力而行。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每一个妈妈都很伟大,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已经承受了很多痛苦,所以不要给自己压力,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不是神。有时候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可能必须让孩子适应奶粉,但没关系,尽自己的能力去母乳,量力而行,相信自己的选择。

BBC曾发起过这样一个呼吁:如果你能做到,那非常好。但喂配方奶粉也没问题,如果你能给婴儿提供很多爱和拥抱,这两种方式并没有多大区别”。与其强迫母乳,不如给孩子百分百母爱。

也不要被其他强迫你母乳的人影响,提倡母乳和必须母乳是有区别的,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要求妈妈们必须母乳。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断奶,妈妈们权衡利弊后,做就对了。

其次,何时断奶是私事,其他人无权干涉。

通乳师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虽然因为断奶问题被人diss,但diss又怎样,这位妈妈还不是给孩子断奶了。其实断奶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到底有多少妈妈忍着不适在母乳,你根本不知道!所以不要企图指手画脚别人的生活。那个在你眼里非常简单的母乳动作,在别人那可能需要面对比你十倍都大的身体、心情、现实等压力。你只需动动嘴皮子,但所有压力那位被你diss妈妈却要独自去承受。

随着宝宝生长发育逐步完善,肠胃功能也会越来越好,吸收能力也会逐渐变强。母乳已经不是他营养的唯一来源。随着摄取营养手段的丰富,从其他杂七杂八的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已足够孩子成长。什么时候断奶,就让人家妈妈自己决定吧,有时候不指责是一种美德。

最后想说,母乳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不是枷锁。我们虽然推崇母乳喂养,但没有理由让妈妈们做出不必要的牺牲,更没有理由苛责任何一个妈妈的选择。毕竟她已经吃了那么多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