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清退后,直接跟同样被清退的另一名代课教师我的同事G共同创办了幼儿园,我们深知创业不易,用我们家乡的话说就是头三脚难踢”,所以我们不急不躁,一切按部就班忙中有序...从一名初中代课教师转变为幼儿教师”这种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我们心里有多大的落差...我很喜欢孩子,在我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是孩子,也找回童年的自己...创造奇迹的人都是童心未泯的人”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们的幼儿园在乡镇上,来送孩子的家长中好多都是我的学生,靠着口碑相传,很快我们就招了50多个学生...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诚然,我们的知识储备可完全胜任初中的教学并且如鱼得水,但是针对幼儿教育,我们是欠缺的,因为幼儿学前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那么简单,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深懂幼儿教育理念,走出去学习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认知能力、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如何激发并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的周末都是一次次奔波在去县城幼儿园取经的路上...我们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扪心自问我们始终坚守着一个合格教师的职业操守,我们对得起孩子...如果不是被清退,我们怎么又多了一份这样的人生体验,任何事情的发生必将有助于我!”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生活中的所有...快乐生活...但乐极会生悲!就在我们的幼儿园如火如荼了几年之后,我们乡镇也要建中心幼儿园”了,我们是煤炭之乡”,煤矿不差钱,也可以说人家更重视教育,硬是把煤矿小学”的教学楼建的有档次,煤炭行业不景气之后,煤矿小学”归于地方管理,于是我们镇中心小学”便顺理成章的从小平房里迁走,合并到煤矿小学,更名为镇第一中心小学了,中心小学搬走后这片地不能闲着,镇教育办公室领导不知为了政绩还是为了孩子,于是就招兵买马在此搬走后的中心小学旧址上挂牌中心幼儿园”了,政府有钱,装修的富丽堂皇,可是招收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多,于是拿着一纸文件”在我们镇政府驻地6家幼儿园中轮番念经”,说幼儿园教室必须达到6间以上、活动区域达到多少平、幼儿教师至少四人以上,才有办园资格,达不到就得合并到镇中心幼儿园里...这霸王条款!试问,在一个乡镇上有几人有能力圈建一所这样的幼儿园?当年是一纸文件”将曾正式参加代课教师招考的我们一刀切”清退了,今天又是一纸文件”将我们师生一起合并到镇中心幼儿园!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们怪怪成了俘虏”,孩子们还以为去旅游”,面包车载着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和无法形容当时心情的我们向着中心幼儿园的方向而去...以前,我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看不上当前的教育,认为它还有瑕疵,那么你去做,改变它”,代课十几年间我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幼儿园期间,也同样如此!可是合并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热情不再,因种种原因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现在还依稀记得离开幼儿园时兴奋的心情,如释重负,一路哼着小曲,全然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

2.这种瞎子放驴,一切由它”的逍遥日子没有快乐多久,新年过后开工的开工、开学的开学,渐渐感觉无聊至极,在我离开幼儿园的第二天同样也选择离开的马姐来找我,可能是真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马姐--我们一起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在我开办幼儿园的第二年,她在我们村小学斜对过自己建起了幼儿园,因她在我们村小学任教多年,教学成绩一直都不错,这种影响力让她的幼儿园招生几乎爆棚...她同样也没有逃脱被合并的厄运,直接合并到我们村小学幼儿园了,因为是被强制合并,肯定是有情绪在的,我们不是圣人,所以离开是最好的选择...我跟马姐就开始商量以后该干点啥,离开校园后的我们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很迷茫...多少个夜晚我俩在我们镇商业街上摸排”,看看有没有贴出吉房转让”的门头房,我们也好学着做服装生意,可是没有...我的一个镇上的幼儿学生家长特别同情我们被合并”的遭遇,他家的孩童不太适应新幼儿园的老师,我们一直电话往来交流着孩子的种种...这天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她老公跟我们镇上一个色母料厂厂长是同学,可以推荐我们去那儿上班,于是我们俩千恩万谢,向着色母料厂出发了,色母料厂招工启事上明显写着年龄不超过38岁,厂长要求我留下,马姐因为有点超龄拒收...厂房里机器声隆隆震耳,多姿多彩的塑料颗粒空中乱飞...工人们忙的汗流浃背...我不知道将自己安放在哪里...这样的工作环境竟然对年龄要求苛刻,我跟马姐对视了一眼,要留一起留、要走一起走”,相同的境遇使我们学会抱团取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世界那么大,我们去别处看看”,我们相互调侃着一路飞歌离开了色母料厂...
3.时光飞逝,转眼已到三月份,这天马姐来约我,说她幼儿园期间雇佣的那位教师告诉她,她老公所在的玻璃纤维厂新增设了织布厂,需要大量工人,我们一起去看看...新厂房很宽敞明亮,大约有100多工人,三班倒...人家能做我们也能做吧?当初我们从幼儿园离开的时候,就想着何必在学校”这一棵树上吊死呢?在其他行业我们也一样游刃有余!我们确实有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因为当时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就报名在织布厂了...进厂后先从接线头开始学习,早来的工人已经上岗了,看着那经线纬线随着梭子的来回穿行便织出了布,感觉很神奇...教我们接线头的师傅是我们一个村的,一眼认出了我,很疑惑的样子,咦,你不是当老师了么?怎么会来这里?”我说,我们被清退了...声音小的只有我自己能听到...接下来每人发一个盛有胶水的胶水瓶悬挂在胸前,胶水瓶里倒放一根钉子,抽动钉子带上来的胶水用手抹在被我们扯断的两根线上交错粘连起来,不能有线头,速度还要快,一分钟接10个以上线头才合格...经过一周的强化训练,最终勉强合格,不得不承认在速度上,我们怎么也赶不上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能做到眼疾手快,接着便是由师傅带着学习织布了...我的领悟力还可以,基本操作规程很快就掌握起来,如果经线断一根,年轻的小姑娘在织布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就可以迅速接好线头,也能预知一些突发状况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我们必须停下机器才能接好线头...而且机器会因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罢工..我们处理不了时就靠维修工及时维修才可正常运转...因为工资直接跟产量挂钩,所以每一位工人都死死盯着机器,一旦有了故障,就恨不得维修工立刻出现在眼前,所以也常常会出现抢”维修工的画面...听工友们说维修工姓陈,所以当我的机器出现故障,跟维修工打过招呼之后,他很快就会过来修...三五天之后,女班长跟我说,其他小女工有意见,为什么总会先给我修,维修工说,他是我老师,我当然先给她修...一种莫名的感觉充溢心间...维修工陈看上去比我小不了多少,怎么会是曾经的学生...但是没办法,老师已沦落至此,额,好像不能说沦落”吧?所有的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迅速的调整好心态...玻璃纤维厂玻璃球融化成丝,成线、整经等最后一道工序才到织布,环环相扣,比如我的纬线团没有了,就到同车间的隔壁负责人那领,依然还记得当我去领线团时那家伙惊讶的表情...同样的疑问,老师怎么来这里了?中午去食堂门口打饭的时候也有其他车间的学生同样的问候...这是我来织布厂前没想到的...只是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尴尬...二班、夜班倒的日子因为睡眠不足而让人疲惫不堪,还好织布厂里除了那几个小姑娘外大都是三四十岁的妇女,他们时不时来一句插科打诨就会让车间里充满欢声笑语...有时我特别羡慕她们,简单而快乐,不像我,总会在某一个瞬间莫名其妙想起曾经的种种...这是一种宿命,无法逃脱...

在织布厂一年后,马姐如愿以偿终于等到商业街有空闲门头房可以租赁做服装生意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做生意的魄力,像我!所以最后在我一个稍远一点的亲戚--小表妹的热情相邀下再次踏上了为人家打工的征程,来到了部队营地脚下小表妹的军品店里...这里远离乡镇闹区,很清静,来来往往的都是我羡慕不已的军人,这份环境很适合我...另外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小表妹同样也是我当年的学生...她说她很羡慕讲台上洋洋洒洒的我...我说我也很羡慕她幸运找了一个军官老公,然后顺其自然经营了军品店当了老板...旺季的时候我俩忙得不可开交,望着她忙碌的背影我常常想她应该很满足这种现状吧?不用去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而我如果不去选择代课教师招考”,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可是人生哪有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