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被人嘲笑欺负了,家长怎么对待才是真正地保护孩子?

【美可玩故事】,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

大家好,我是Maco.

最近Maco发现一档亲子题材的综艺《不要小看我》,其中看到这样一幕:

小薯条抓了一下维尼的头发,想提醒他该集合了,维尼却误以为小薯条在欺负自己,便立马起身,狠狠地揪住小薯条的头发,导致小薯条重重摔了一跤,大哭起来。

而实习教官王弢的处理方式却让人十分的意外:他很凶的告诉小薯条别人欺负你时不要哭,你应该打回去~

看到这一幕,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孩子被欺负了、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呢?

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家长们对此事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孩子被欺负时,不少家长会选择用息事宁人的方法来安抚孩子:没关系、”不哭!、”咱不跟他玩了。

第二、还有一部分家长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会鼓励孩子打回去”,甚至当众训斥孩子:你怎么那么没有用,你打回去呀~”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跟小伙伴发生摩擦、发生小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家长对待这些冲突的态度,却会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产生影响。

先看选择息事宁人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在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在余欢水送儿子上学的路上。

儿子突然问余欢水:如果有人骂我,该怎么办?”

余欢水回答:有人骂你,你就假装听不见。”

假装听不见就真的能解决问题了吗?

有心理学家做过调查:

家长经常忽略孩子被欺负,孩子可能会因为懦弱而让对方得寸进尺,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当孩子遭遇暴力时,家长的沉默”,会给孩子精神上造成一种摧残,让孩子变得不自信,越来越软弱。

但是,简单地让孩子打回去,以暴制暴,容易让孩子崇尚暴力。

在《老师请回答》中,一个7岁的女孩被她的父亲教导被别人欺负就要打回去”。

在学校,她经常一言不合就打同学。在家里,弟弟也成了她随意拿捏的软柿子”,见面就打。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由,是因为悠悠2岁时,在游乐园玩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打了她。

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这种事不能忍,一定要打回去。

慢慢地,悠悠就习惯了用武力去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悠悠在学校也没什么朋友,被其他人孤立了。

育儿博主王人平说过:

孩子间发生矛盾,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还手,会让他理解为拳头是解决问题最好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崇尚暴力、富有攻击性。”

特别是,孩子正处于形成三观的关键阶段。

家长要求他打回去”,一味地纵容他使用暴力,会让孩子丧失冷静思考对错的能力,长大后容易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人际冲突。

那孩子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被欺负的经历。家长不能让孩子一味地忍让,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让孩子以暴制暴,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在这种困境中,找到适合的方式去解决。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教孩子勇敢地学会说:不”。

面对别人的欺负,孩子应该勇敢地说出:我不接受你做法,请你停止,否则我将做出回击。向别人表明自己的立场,建立起自己的边界,让别人知道他做什么会触碰自己的底线。

如果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场后,对方仍然继续动手,孩子要敢于给出适当的回击,如果打不过,一定要懂得及时求助。

孩子被欺负时,家长的一句没关系”,或者是打回去”都不能让孩子安心。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孩子在成长路上,难免会遇到欺凌,作为父母应当让孩子学会不主动欺负他人,受到别人欺负时也不要一味忍让,要适当做出反击!

父母不能一辈子保护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让他们真正学会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