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有了孩子后,都有过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害怕客人突然来访。家里有了孩子,似乎家里从来都没有整洁过,即使每天都收拾,跟着孩子身后收拾,但就是跟不上孩子扔的速度。
刚刚整理好的房间,一转身玩具全都散落在地,到处都是,而且还不仅仅是玩具,就连书本、笔等等能玩的几乎都成了孩子的玩具,看着家里乱糟糟的,心情都跟着变差了,有时是真的忍不住大吼,甚至气急了想要打孩子一顿。
为什么有了孩子房间就变的乱糟糟?为什么孩子喜欢把玩具等到处乱丢,有时候你帮他收拾他还不乐意?”
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想过的问题。
在成人的世界之中,房间整洁干净更容易被人接受,看着心情也好,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期望。但如果房间脏乱,经常被看作是懒惰,容易不被人接受,看着心情也跟着变差。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有活力有创造力的表现。孩子初来乍到,他很好奇,在他的眼里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新鲜的,他想要尝试,探个究竟,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不断的拆卸重组玩具,在空白的墙上涂鸦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表现。
只不过很多父母对于房间的干净整洁是养成的习惯,看到孩子和自己的不同行为,有些看不惯而已。
而且还有很多孩子害怕父母帮助自己打扫房间,在孩子眼中,父母帮自己打扫过的房间,看着反而变得更乱了,自己什么都找不到,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每个物品都有自己该在的位置。
小孩子的房间越凌乱,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好,也更聪明
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三个黄金期”:第一阶段:在孕期的3-6个月;
第二阶段:宝宝6个月-3岁;
第三阶段:宝宝3岁-6岁。
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会完成八成到九成左右。
在这期间,孩子的脑神经细胞体会迅速的分裂和增殖,组成传送信息的神经通道。这时的孩子会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保持着超高的热情以及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的行动能力加强,他对于自己所能看到的、触摸到的东西越多,他的脑神经发育就会更快,也会促进大脑发育的更好。

听到一位宝妈说,自己家也是一样,有了孩子后乱糟糟的,她的焦虑感也在不断增加。每次看到孩子玩完玩具后不收拾,乱糟糟的场景都忍不住吼一顿孩子,强制孩子收拾,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让孩子养成爱收拾,整洁的习惯,反而造成了母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紧张。
如果你也处于这种心理中,那么可以看一下这个心理小故事:
一栋房子的一扇玻璃窗被熊孩子扔石子砸破了,没过多长时间,这栋房子的所有玻璃窗都被砸破。
当房子换了主人后,新主人将所有的玻璃窗都修好,这个孩子又来捣乱,当又打破了第一扇玻璃窗后,主人及时修缮好,当熊孩子看到崭新的玻璃窗后很惭愧,这栋房子的玻璃窗再也没有破过。
这个就是在心理学中著名的破窗理论”。
如果一个孩子的房间,每天都被收拾的整洁干净,玩具就像是被摆在展览馆里那样陈列着像是被欣赏一样,在破窗理论”的心理影响下,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训斥,孩子会不敢玩,这样也就对孩子玩玩具的热情,以及探索能力和创造力进行了限制。
如果孩子在家里,玩具随意乱丢,像是一个游乐园一样,父母宽容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会玩的很开心很尽兴,也会更喜欢玩玩具。
玩具对于小孩子的探索、钻研、想象、逻辑、思考以及实践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房间凌乱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提高
曾听到爱因斯坦是这样反驳那些劝慰他收拾书桌的人的:如果杂乱的书意味着杂乱的大脑,那么空桌子又意味着什么呢?”
同样,如果乱糟糟的玩具和房间意味着调皮捣乱的孩子,那么整洁干净的房间,玩具被陈列意味着什么呢?似乎是童年的缺失吧。
每天被放得规规矩矩陈列的像是展览品一样,好像根本就没有起到玩具的作用。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有关人们创造力影响的实验:
48名被试人员被随机分配到整洁”和杂乱”的空间,然后被要求帮助一家乒乓球厂商思考乒乓球的新用途,并在纸上写下他们想到的方案。
之后,研究人员请一组评审团对这些人员的方案创造力进行打分。
研究表明,处于杂乱”的空间内的得分高于处于整洁”房间内,高约28%。而且前者的想法数量是后者的五倍。
从中可以看出,凌乱的环境更利于人们创造力的发挥。
极简主义大师原研哉设计的产品井井有条,但其书桌却常事一片狼藉,在很多时候,他只要一有灵感就立刻绘在纸上,这样书桌就成为了原研哉的复刻。
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乱》中说到:
如果一个人的桌面收拾整洁,物品被摆放的规规矩矩,这样的人一般缺乏创造力。但那些大有成就的人物,比如爱因斯坦、扎克伯格、乔布斯等,他们的书桌都比较混乱,这样更能激发创造力。
当然,除了玩具之外,涂鸦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的家长看着孩子随意乱涂,要么禁止,要么尽快擦掉,导致孩子不敢画,不再画。
但也有的家长允许孩子随意涂鸦,甚至会鼓励欣赏,还有的家长会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专门在家里留一面墙来让孩子涂鸦。
孩子的那些随意毫无章法的涂鸦,是天生的,每一位老师都无法教出来,也是任何技巧都达不到的境界,也是孩子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
虽然说创造力强也不一定会成功,会更加聪明,但孩子对于事物的接纳程度也是更高的,不会很刻板被束缚。而且更能做出一些新的尝试,有新的见解。
有时孩子和你想象的不同,并非不好,反而还会慢慢得到出乎意料的收获。
干净整洁并不等于限制,乱也并不等于脏
对于小孩子来说,在父母眼中的乱,其实正是符合他们内心的期望,是他们正常探索的过程,家长允许孩子房间乱一点,其实也是给孩子自由。
但乱并不代表脏,乱的前提是要干净,否则乱还脏,那没等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孩子就已经生病了。
家长经常收拾卫生,慢慢引导孩子做家务也很必要,但对于孩子的物品摆放可以随着孩子的心情来。

平衡好孩子玩耍空间与家庭环境
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儿童玩具房,或者作出一小部分的空间给孩子自己来玩,这样这个家的大部分还是整洁的,但玩具房可以让孩子自己支配,也要培养他清扫的习惯。
有了孩子以后,尽量放下一些完美主义和强迫洁净,适当一些,这样也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