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时,带上你所有的法宝和智慧,然后坐在地板上。”
---欧马利
在游戏的王国里,孩子悠然自在,但许多成年人却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我们都曾是在那个国度快活地生活过,但现在似乎已经忘光了,我们也许会不无羡慕地看着这个世界,希望自己还能像从前那样无忧无虑的玩耍,也或许,当孩子们都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才会卸下大人的担子,好好的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游戏,是一个有助于我们和孩子建立身心联结的一种工具。

我们总是有太多的顾虑,觉得如果对孩子太放松,孩子会不懂规矩,觉得对孩子太严厉,孩子会很胆小,不自信,还会不自觉的给孩子添加了许许多多的标签,不听话,爱撒娇,好哭,说话不尊重他人..
与其在孩子犯错之后絮絮叨叨,不如加入孩子的世界, 去了解孩子的行为,这样我们就能和孩子做朋友。
成年人很擅长把学习的乐趣变得无影无踪,不管学习的对象是什么,更糟糕的是,我们总想着如何起批评孩子,因为它发生的过于平凡,以至于我们根本注意不到,批评是一件危险的习惯,并且很难改正,我们往往会认为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时候,就必须要接受严厉的批评,然而,实际上,除了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种植一颗名为批评、不自信、自我怀疑的种子,不断地在孩子的生命中无情的干扰,也许,我们自己的潜意识里也会时常驻扎着这样的种子。
那我们该如何改善这样的关系呢?也许,我们也该好好的省视一下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是如何的?你是否会觉得给孩子买一切他们所需要的玩具,在他们感兴趣的班级多报几个,就能完成一个伟大的养育学习计划呢?其实,再多的玩具,都比不上家长和孩子的每天特殊的时光。

我曾带过一个大班的孩子,里面的孩子都各有性格,还有据称是园内最是不乖的孩子,但当我真正接触这个班级的孩子我才发现,他们的眼神都非常的闪躲,许多孩子都很内敛,如:出去玩儿必须手背后排队行走,说话不得太大声,甚至在玩儿的时候,眼神都一直朝着我这个方向看,哪怕我已经告知他们,可以玩儿,只要遵守规则即可(不打架、推搡),可他们的举动却深深烙在我的心里,原本玩游戏的时候,应该会有欢乐的笑声,愉快的奔跑,朋友间的言语,可我看到的是,努力遵守不敢打破,没有大声的语言,没有开心的笑声,有的是安静的快乐。
回到班级之后,孩子们都默契的回到自己的椅子上,看着他们全然失去了那肆意的笑容,我想我该帮助他们把内心的快乐释放出来,游戏在这个时候就帮了我一个大忙。
初始的时候,我说需要请孩子们帮我一个忙,把自己的椅子摆成一个大圆形,孩子们虽是非常疑惑,但是也照办了,我随后也搬了一个小椅子挤到他们的中间,由于我的动作实在有些显得笨拙,好些孩子们憋不住逗笑了,但很快他们就克制了,但我知道,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接着,我又加上了一些夸张语言,啊,我太大了,进不来,卡住了,谁来帮帮我”脸上还带着迷惑的表情,这一刻几乎所有孩子都忍不住笑出声了,还有好些个孩子忍不住起来帮助我把椅子摆好(能听到孩子释放的笑声,就能确定我的方向没有错)接下来我好容易坐下来,(在一般情况下,成人表现的夸张,总能引孩子发笑)然后我说道:我们玩一个游戏,《大声小声》当我大声说一个词的时候,你们要小声的说出来,如果说错的就要接受挠痒痒噢”说完我们就开始了。

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放不开,玩了几次之后,他们渐渐地熟悉了游戏,我说话小声时他们就大声,偶尔我故意跟着他们一起说出来,他们初始还没有察觉,几次之后,我就故意站起来假装要跑,就有孩子起来马上把我抓住了,啊,你们抓住我了,怎么这么快,我还没想好藏在哪里?”我的话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接着就轮着要挠我痒痒(但却都没有太过火,每个孩子都非常有秩序的轮流来,导致我的笑声就没停过)这天之后,我和孩子们的感情更好了,我们经常会玩一些游戏,当我和孩子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一些规则自然就形成了,甚至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我可以去提醒,孩子就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游戏的力量,让我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的内心,让我一起参与其中,而不是排挤在外。
也许开始的时候会很难,但是,请你相信,一起游戏,一起大笑,是加入孩子、与他们建立联结的基本方式,不要觉得一定要严肃的教育孩子,也不要以为要让孩子记住痛苦才能让他们成长,当孩子觉得你们是真心和他们站在一起,能让他们通过游戏释放内心的恐惧、难过,他们只会更自信,而不是变得更糟糕。
加入孩子的世界吧,玩具、电视会剥夺你们的亲子时光,但每天的十分钟,孩子却会还给你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