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妈
前几天国庆回老家,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有个不常联系的表姐带了他4岁的儿子过来串门,孩子见到我们这些陌生人就往妈妈身后躲,表姐让他叫人,他也不叫。表姐看着孩子这样摇了摇头,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让你叫你你就是不叫,躲什么躲,这么大了还躲在我身后,这以后怎么办?”,又跟我们大人说这孩子就这样,太内向了,这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还是外向的孩子好,见人就叫也不用操心”。
家有内向的孩子,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不喜欢讲话,不喜吵闹的环境,去新的地方孩子适应性太慢,内向的孩子到处都是缺点。而且现在很多人总觉得内向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外向的孩子发展得好,所以很多父母想方设法想让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些。

但是内向的孩子真的就比外向的孩子差了吗?我却不这么认为,内向孩子跟外向孩子的区别只是先天的气质不一样,各自获取能量的方式不一样,而且内向的孩子本身就具有很多外向孩子没有的优势,只是这些优势很多的父母并没有注意到。而父母如果能挖掘出内向孩子的潜能,而不是想方设法想让孩子变成一个外向的孩子,那孩子未来一定会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内向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是由一个人的基因所决定的。内向的特征是内心深处不喜欢待在人多、嘈杂等外界刺激过多的环境中。但是内向又不是绝对的,一个人不可能是完全内向的人或者是完全外向的人。只能说偏内向气质多些,或者偏外向的气质多些。就比如内向的人在某些场合也能侃侃而谈,而外向的人在某些场合也不想多说话。

1, 大多数时间很安静,但是如果是跟熟悉的人他会非常健谈。
2, 融入新环境的时间比较长。
3, 在公共场合身体僵硬、不喜欢讲话。
4, 被人插了话就不再说话。
5, 有一两个比较好的朋友,其它的朋友都不怎么深交。
6, 对陌生人说话的时候不喜欢看着别人的眼睛。
7, 参加社交活动后感到很疲惫。
8, 不太爱动。

有很多人觉得孩子内向都是后生生活环境所导致的,确实后天的很多不良原因也会导致孩子内向,但是偏内向的孩子天生的大脑和生理结构就与偏外向的孩子是不同的。
为什么孩子会偏内向呢?1, 大脑运行的方式。大家应该都知道大脑有分为左脑和右脑,但是其实大脑还分为前脑和后脑,而大脑前叶是发育最晚,也是进化得最充分、功能最复杂的脑组织。它有时也被大脑的研究者称为大脑的执行区域。
外向的孩子是靠大脑的后叶搜索外部信息,并将之转化为知觉,让人讯速行动。而偏内向的孩子主要是由大脑后叶将新的直觉传入他们的大脑前叶,大脑前叶依靠思考和计划来创造、深思、平衡以及验证在行动之前、之中和之后的行为模式。而大脑前叶是具有规划能力的,所以偏内向的孩子常常在大脑里模拟他们要做的,在脑海里模拟如果他们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不用真的去做那些事,所以偏内向的孩子表现得不太爱动。

2, 生理结构不同决定。每个人的神经系统中都会存在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的特征就是战斗!战斗!战斗!”,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和特征是休息与消化吸收”。偏外向的孩子以多巴胺为递质的交感神经这一侧的加速”神经为主导,而偏内向孩子的神经系统中,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一侧的减速”神经为主导,而乙酰胆碱的奖赏回路属于长回路,它的完成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来进行信息的处理、存储和提取,因此偏内向的孩子会反应慢一些。而且偏内向孩子体内的生理舒适设定点”更倾向于独自时的人体状态,在最佳状态下,我们做事消耗的能量最少。

内向孩子的孩子虽然不爱讲话,适应新环境比较慢,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孩子的优秀。
而且内向的孩子还具有很多外向孩子不具备的优势:微软CEO鲍尔默评价就评价比尔·盖茨,说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伙子,不太爱说话,但浑身充满了活力”。
1, 偏内向的孩子对于事情的专注力高。我们常常会看到偏内向的孩子喜欢默默的一人专注的做一件事情,不喜欢别人打扰。
2岁的笔笔绘本阅读就已经能高度专注1个小时,而且他尤其喜欢玩一些需要高专注力的玩具和游戏,比如拼图、积木。相比来说,外向的孩子因为是需要通过外部活动来补充能量,他们相对于更喜欢运动类的游戏,而且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所以对于某一件事的专注力并不高。

2, 偏内向的孩子喜欢深度思考。内向的孩子虽然不说话,但是他会在前脑叶中进行大量的运算,喜欢深度思考问题。
传奇股神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为什么华尔街破产了而巴菲特仍独享成功?巴菲特说:投资成功的秘诀无关智商,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慧,剩下的就是抑制自身冲动的性格,正是冲动让很多人在投资的过程中受挫。”巴菲特正是借助内向者性格的特征:睿智的坚持、谨慎的思考、善于发现和应对警示信息来为自己和他创办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来赚钱的。

3, 偏内向的孩子创造力很强。偏内向的孩子通常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最有创造力,而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创造力就表现不出来。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就是偏内向型的人格,她说创作《哈利·波特》的首次灵感,就是因为火车晚点,她独自一人坐在曼彻斯特开往伦敦的列车上出现的。灵感出现的时候她非常激动,但是因为手边没有笔,她坐在那里整整思考了4个小时,出现了那个瘦弱的黑色小男孩子,戴着眼睛的形象。

了解到了孩子偏内向的原因后,我们是不是就更加的理解偏内向孩子的行为呢,孩子的很多行为,不是他们不愿意做,而是因为孩子生理和大脑的原因导致的。也因为生理构造天生的不同,如果我们强迫孩子去变成外向的人,孩子也会受到很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

1,接受孩子的性格,并且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气质。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内向的孩子在外面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有色对待,言语攻击,这些行为都很容易让孩子心理受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我们日常中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不爱说话,不爱去人多的环境)其实只是因为性格气质而已,并不能说哪种不合群的行为就是不对的,也不需要因为自己跟别人的不同而感到自卑,自己感到舒适、开心就好。

像我表姐对待她4岁偏内向的孩子,孩子面对陌生人本来就不是很适应,妈妈还当众训他,这对孩子心理上的压力会更大。而且妈妈的这种表现行为会让孩子觉得他的这种性格就是不好的,不对的,不受人喜欢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笔笔2岁多时候,还不太会讲话,平常也从来没有叫过陌生人。因为知道他的性格,我也不会逼迫他一定要叫。有一次抱他去水果店买水果,我们挑好了水果,让店员帮我们切盘,我们就站在旁边等,切好后,他就主动说了谢谢阿姨”,我当时还挺惊讶的。我也明显感觉到笔笔在说出这句话后,脸上自信的表情。有一种我终于说出来了的感觉。当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想要开口的时候,他自然就开口了。
你看,同样内向的孩子,但因为妈妈不同的做法,孩子的心理也会不一样。

2, 教会孩子寻找自己的节奏。内向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做事有点慢,对于新环境适应性慢。孩子做事慢也不要催促,我们可以陪着孩子找到孩子的节奏,尽快的融入新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安静补充能量的地方,允许孩子一个人独自思考。
第一天带孩子去幼儿园上课,这是第一堂课,最主要是跟老师熟悉然后跟孩子一起做一些活动。当老师结束开场白,收掉凳子,让所有的家长和小朋友围成圈开始做活动的时候,笔笔就不愿意了,吵闹着硬是要拉着我离开教室。老师一看这情况,连忙过来关心是什么回事,我对老师轻声说孩子到了新环境有点陌生,我陪他一会就好了”。

于是我遵从了孩子的意愿,带着孩子退到了教室的后门。然后抱起他,让他感觉到安全后,我就引导孩子去看其它小朋友玩的游戏 哎,小朋友在玩游戏耶,我们不参加,就在这里看一下好吧”,哎,你看,那个小朋友那个动作好搞笑啊”边说边慢慢往教室里挪了一点,笔笔在我怀里一边趴着,一边用眼瞄着小朋友,我知道他其实是感兴趣的,只是因为性格原因,一下子适应不了。
看到孩子没有反感,我就边说边往小朋友那边挪,最后终于挪到小朋友的圈子里,我把笔笔放了下来。但他还是身体很僵硬,也不动,我就特意的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并且做得很夸张,来跟笔笔互动,终于笔笔笔了开始跟我们一起活动。

3,注意孩子校园欺凌的问题。孩子上学后,校园欺凌很容易找上偏内向的孩子,而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孩子受到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现象,父母则需要引起重视:
孩子情绪莫明低落,精神状态不好。孩子身上出现不明的伤痕,衣服有损坏。孩子突然喜欢生病 ,不愿意去学校。孩子在学校喜欢丢东西之类的。
如何才能减少孩子在学校被欺凌的行为呢?
教导孩子如果遇到被别人欺凌的行为,一定要跟大人讲。教导孩子如果遇到别人被欺凌的行为,要挺身而出。让孩子在学校交一两个知心好友,一般独自一人,没有朋友的内向孩子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欺凌。让孩子学习跆拳道等自我防御的技能。父母经常去学校接孩子。最后,家长如果能理解偏内向孩子的行为,认可孩子,发现偏内向孩子的优点,挖掘偏内向孩子的潜能,那孩子一定不会比外向的孩子差,反而可能会更优秀。
我是笔妈,关注@笔妈成长,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