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羊2016年底出生,现在2岁半,随着小孩子一天天长大,觉得有很多需要被记录下来的育儿心得,成长感悟,所以从现在开始记录吧~
关于绘本
绘本的选择。建议在出生时就可以开始准备一些布书,有声音的书还有洞洞书,尽管最后洞洞书立体书都会被撕坏,但是小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翻页,拉扯的过程中锻炼手的精细动作的哦~实在心疼可以准备一些不要的杂志跟他一起尽情的撕.小羊第一套书是《小熊宝宝》和《小猫当当》,小猫当当是我和小羊都特别喜欢的一套书,不要怀疑小孩子这么小看得懂吗,当你模仿书里面的声音动作,小朋友会特别开心,也就是在小猫当当《做鬼脸》那本书里面,她学会了吐舌头做鬼脸。《坐电车出发》这套书也特别好,一岁多还不会说的时候,可以让他找车子开到哪里去了,飞机在哪里,公交巴士在哪里,也是在这本书里面她学会了,车子进入隧道会黑黑的,外出时只要进隧道她总是会特别兴奋的叫进隧道了。等到2岁多的时候这套书就可以让她自己来讲了,或者让她来考你。她会问什么在哪里呀?这样有趣的互动既锻炼了她的语言又增强了你们之间的感情。一岁半以后相信每个家长都会给小朋友买很多的书和玩具,我的建议是,把一部分玩具和书收起来放进抽屉也好柜子也好。过2,3个月再拿出来换一批,这样小朋友就又会燃起对旧玩具的兴趣了。并且能自己玩很长时间,就像我们大人一样温故知新,温故增强记忆力。建议买一个她可以自由取书的书架。
绘本是一种行为指导。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教小朋友不如绘本来教。你说这个不能买,家里已经有了,不如跟他说,巧虎说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可能你不说他自己都会说,一次只能买一个。我觉得小孩子真是特别会学以致用。所以生活习惯,外出习惯都可以借绘本来培养。
绘本是一种行为认识。3岁前的小朋友需要知道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可以做得哪些是不可以的。绘本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工具。通过巧虎的书,小羊知道了,冷热水的区别。走在马路上有车是危险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绘本上,这样联系实际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几句话小孩子就能理解了。
绘本是一种情感认识。情感教育绘本有很多, 我建议买一套就可以了。因为主要是帮助小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产生这样的情绪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比如,我想念你,我生气了,我嫉妒了,我伤心了等等。很多时候小孩子是不认识自己的情绪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人帮助,先从绘本认识这些词汇,然后发生的时候,你可以问,你是不是生气了,妈妈把电视关了你是不是有点伤心等等,这是帮助他们确认情感的时候。然后你可以问那么生气的时候可以怎么做,是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是不是可以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一下。”现在小羊已经会跟我说,妈妈,我觉得不开心了,是我自己做得不对,我想要吃个糖就开心了。”或者妈妈,我觉得伤心了,我可以去看看书,可以听音乐,可以出去玩一会”当你看到小孩子的这种变化,那真的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
绘本是专注力的培养。差不多一岁半左右小朋友就会开始专注做一些事情,当她能自己玩玩具,自己看书的时候我都建议不要打扰,这是她专注力形成的时候。哪怕是3-5分钟。小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培养的,而是需要保护的。所以每当我看她能自己在爬爬垫玩或看书的时候我都不会去打扰她,或者阻止家里的人去逗她。因为大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心理,觉得小朋友很乖就想过去逗逗她,或者给她喝水,吃东西,她玩这个你逗她玩另一个玩具。要知道小孩子的专注力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破坏的。那以后你想他专注的看书,写作业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分心,一会想吃东西一会想喝水。要知道以后的不良习惯其实都是父母家人造成的。
总的来说你要花些时间来培养跟小孩子看书的习惯哟~
关于刷牙
我是从小孩子开始吃辅食的时候开始洁牙的工作,开始买一些指套,然后是柔软的婴儿牙刷,一岁多就换成了电动牙刷。小羊也很喜欢电动牙刷,因为有灯光,还有不同的头,刷牙龈的,刷舌苔的。虽然其他头现在都不用了,但是作为新事物是能够提起小朋友的兴趣让她愿意刷牙的。并且,我建议在新事物出场的时候可以先预热,比如看看刷牙书,告诉她电动牙刷跟普通牙刷的区别优势。有趣的地方等等。这样新鲜的东西到了小孩子才不会排斥。其实小孩子也是从大人的表情来判断一样事物的好坏。所以不管什么事,如果你希望孩子去做,自己不能表现出担心害怕,传输过强的压力给孩子。
关于如厕
小羊从8个月开始,我就买了小马桶,10个月开始大便就不会拉在尿片上了,会说嗯嗯(跟有声绘本上学的)。1岁8个月突然晚上一整晚不尿了,然后就戒掉了。虽然后来也发生过尿床,(备好隔尿床单在下面很关键)但是2岁后就没有发生过了。这整个过程中,我觉得家长不能心急,以轻松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情。并且注意培养带小孩一起上厕所,她坐小马桶,你坐大马桶。如厕这件事情,大人把工具准备好,做示范。那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关于看电视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充斥媒体信息的时代,想回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多大适合开始给孩子看电视呢。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是2岁以上。但是加拿大儿科协会则认为一岁以上适度观看时可以的。问题的关键是,看电视的目的是什么。我明白,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都会时不时利用电视来减轻我们管理孩子的负担。但是好的电视节目确实也是能帮助小朋友建立积极的认知的。关键在于家长要控制时长。为了避免以后反复讨论时间,从一开始我就制定了只能看一集,不管什么动画片,都是只能一集。关于这个制度,我知道肯定会有一个反复的阶段。我们一岁多偶尔有看小猪佩奇。刚开始能遵守一集,看完自己关掉(给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权利),后来开始哭闹不肯关,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意志坚定,因为孩子是在试探,看看哭闹会不会改变,看看家长的底线在哪里,再后来看完一集赶紧自己关掉。到目前2岁半已经很好的养成了这个习惯。在这里强调一点,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直接针对问题去劝解,因为他们听不进去,而且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开始萌芽,会强烈的要求按他们的意思办。这个时候避免正面冲突,那么置之不理吗?也不好。可以去他的玩具堆里,玩玩具,或者故意夸张的讲绘本,总之做一些他平常很喜欢的事情,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自己就跟没事一样跑过来找你了。另外看动画片也是个涨知识的途径,比如小羊最近迷上了《超级飞侠》里面有很多国家的介绍,然后带她去书店看书,买《超级飞侠》的书,这样小朋友知道除了电视还有书本可以看她喜欢的超级飞侠。有了书,家长也可以更好的和小孩子一起交流,这也是共同话题的培养。除了书,还有音频,比如喜马拉雅上都有这些动画片的音频版。真的是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帮助家长来带孩子呢。利用起来吧,当你觉得累了,要做饭的时候,除了电视,还有书本,音频可以帮助你带孩子。
关于吃饭
小羊是6个月开始吃辅食,1岁断母乳的。关于断母乳,非常推荐我的方法,提前一两个月开始准备,先一天减少一顿母乳,从不那么必须的那顿开始,比如下午的那顿奶,替换成奶粉,刚开始可能不喝,慢慢的,就会从10毫升慢慢增加了。然后慢慢减少到只有晚上的奶,最后,如果有条件分开睡一周,大人喝炒麦芽水就断掉了。大人小孩都不难受。断奶后,很快小孩子就会喝很多奶粉了,因为他有那个过度,知道了奶粉的味道。喝一个月奶嘴,小羊就换成了吸管奶瓶。因为奶嘴诱发龋齿的报道特别多,趁她没有对奶嘴形成依赖的时候,我就赶紧换成了吸管,小孩子完全适应。并且从一开始用奶瓶的时候就培养她坐在餐椅上喝,避免以后出现到处跑着,要抱着喝奶的习惯。1岁4个月的时候开始培养她独立吃饭,就是她自己先吃,觉得不够就再喂点,到后来就基本不喂了。大人有种习惯总担心孩子吃得少,或者他喜欢吃什么就巴不得全给他吃。其实小孩子的胃只有那么大,一吃多了消化不了就容易积食,一积食伤了脾胃就容易得各种病了。所以我的建议是,知道饥饱的孩子,他自己不吃了,尊重他的意见。如果你觉得确实吃得少,下桌前跟他强调,晚饭前没有零食吃。如果是胃口很好的孩子,总是不知道饱,那就需要大人来控制量了。
关于早教,托班
很多人问什么时候送过去合适,其实我觉得这个是因人而异的,比如,父母双方要上班,家里没人带小孩那肯定会送得早。如果妈妈在家带小孩,也要看小孩子的接受程度。不管什么时候送过去,都建议先给小孩子做心理辅导。比如看上幼儿园的绘本,告诉她幼儿园有好玩的好吃的,妈妈放学会接她回家。慢慢的多灌输幼儿园很美好的思想,在路上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也告诉她,他们都上学了很开心。潜移默化下孩子就能欣然接受了。我那个时候带小羊看《汤姆上幼儿园》里面汤姆不想去很担心。我都会改变里面的内容,说汤姆很想知道幼儿园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他想得都睡不着了。所以家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绘本的内容。因为我觉得小孩子还没有形成一种担忧或者一种坏习惯的时候就不要告诉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小孩还不知道原来有些小朋友下雨天不去上学,假装不舒服可以不去上学的时候。就不要告诉她这些事情,只传输积极正向的一面。另外,像那种"不乖乖听话,就把你送到学校去”这种老套的吓唬方式不要再用了,印象一旦被打下就很难抹去了。小羊是一岁九个月开始上托班的,去之前也想过会不会太早,但每次问她她都会说想去,所以也就不担心了,一个星期就完全适应了。并且在托班内容丰富,又有同龄的小朋友真是非常开心,语言也发展得特别快。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小孩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放不开小朋友的手,看着她一点点独立成长是个既开心又有着淡淡忧伤的过程。可这就是他们的成长啊。
小羊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最后分享我看过的一些育儿书,《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了解尊重孩子的每个阶段的特征,你才会更从容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