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林凡裕:这些年,我总结的社交高招

林凡裕:这些年,我总结的社交高招

天生,意指天然生成,不带任何的学习琢磨。

天生丽质、天生聪明、天生学习好、天生善良、天生有荣誉感、天生有责任心、天生温柔、天生喜欢帮助人、天生跟人处得好、天生有领袖魅力、天生乐观…

如果我,如果我的孩子天生就有这么好些美好的特质,那该有多好!

可是这些资质都是天生的吗?如果我天生就是没有这些,该怎么办呢?还有救吗?

2019年10月5日20:30,林凡裕老师将带来一节关于天生不足、后天养成的微课,赶紧定好闹钟吧,就在明晚!

ALSOLIFE第四季微课

主讲人:林凡裕

主题:天生不”乐观

时间:2019年10月5日(周六)20:30

ALSO群在线收听

未入群家长请扫以下海报二维码入群


天生


深呼吸,放轻松!

这节微课预热林老师先来说说故事, 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建立这些貌似天生”的特质,试着用ABA教出天生的高社交技能!

建立天生高社交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天生好得很,比如,我有很多朋友啊,每次分组活动也都会有朋友想跟我同组啊,虽然不是最热门,可是也算很受欢迎的小孩吧。

直到有一天,已经长大的我回到儿提时代的故土家园,远远地来了一个年轻小姑娘,祖母悄悄告诉我那是我小学一年级时候的同学。

过了这么多年了,我早就不记得人,也不记得名字了,她微笑着跟我打招呼,因为认得我祖母,也就跟我提起来,”你知道以前你祖母家有一个小女孩,最喜欢穿红裙子了!”那就是我啊!还会有谁爱穿红裙子?”哪是你啊!”她莞尔,”她很像男孩子,头发很短,声音很粗糙低沉,跟你完全不一样。”

我忍住笑不说话,果然女大十八变,连我同学也不认得我了!我正想是不是要纠正她,她突然说,你如果遇到那个女孩子,不要跟她玩!”为什么?我心下大惊!”她每次都要演公主,非常霸道!”我道貌岸然的面具差点大崩溃。原来我是一个让人嫌弃的小孩......

霸道变成退缩,整个大学生涯,我几乎就是一个宅女。有个周六晚上我妈忍不住问我,你干嘛不出去玩?不是今天有社团活动吗?”我回答:不想去!不想跟人打交道。”我老妈骂道:什么烂理由,你给我去!最好跟大家去个夜游什么的,明天早上再回来!”你这娘很奇怪耶!别人还怕自己女儿跟人出去鬼混,你巴不得把我撵出去不成?反正升学主义挂帅,谁也不会去计较会念书的小孩会不会社交。

在这种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的状态下,来到这亲娘亲爹都没得靠的异乡,整个世界大翻转。突然醒悟到在这个国度里面,社交能力是一切的根本。

学生去学校学习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知识,而是跟人相处,建立社交圈。像我这样连上研讨课参与讨论,都需要老师千请万请,才蹦出两个字来的人,吃足了苦头之后,就更加能体会到自闭症孩子的痛苦。要不要想不想跟人互动还是其次,该怎么做,该怎么说,才是归根结底的大问题。

所以,经过我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上天下地、不眠不休的钻研,终于创建了一套自学的建立高社交的歪理,说出来跟各位前辈后进互相研讨一二!

01

大家都见过那种校园美女的大头贴吧?为什么人家看起来这么清甜可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家会笑。不是干笑喔,不是苦笑喔,不是僵硬地笑喔,不是呆笑喔,不是神经兮兮地笑喔,不是疯狂的大笑喔,当然也不能是很猥亵的笑,而是发自内心,非常和蔼可亲的笑容。

笑容对了,哪怕不是美女,也多了几分亲切感,让人很容易亲近。笑容这种事情,大约是最容易得到自然强化的。你对着世界微笑了,世界就会对你微笑。你是不是天生会笑呢?这都不是重点了!笑了就有真心, 行为可以引导内心”!

要怎么笑才对,也跟五官轮廓气质有关系,适合每个人的正确反应都有点不同, 需要稍微琢磨一下。如果搞不清楚要怎么笑才正确,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对着镜子练习,找到自己笑得最人畜无害的那个表情,然后透过反覆练习,让脸上的肌肉把这个笑容行为记忆起来。

我很快就发现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脸大,五官大,所以我笑露齿,把眼睛弯起来,笑出两颊的横肉,就可以很轻易地摆脱小学时代的武则天,跟中学时代狼人的形象!

这招最好用的时候,是在听不懂对方讲什么时候。我在美国这么多年,中文退化很不少,英文倒是没进步多少,常常会遇到听不懂的时候。这时候就是把笑容拿出来的绝好机会了!

当跟前没有人的时候,也别急着把笑容收起来,一来我们很难预期到下一分钟会不会又遇到熟人。二来持续的练习,会让笑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整个人就会像是天生就温柔。

听不懂?笑!不知道要说什么?笑!有点尴尬?笑!反正就笑,准没错了!

好的替代行为不仅仅是本身要是合宜的行为,能让行为人得到他想要的后效,而且最好能够很好用,是不挑场景条件、容易泛化的行为,这样同样的一个行为就可以常常用在很多地方,练习多了,不是天生也变成天生了!

02

给自己写脚本(台词)

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刚来美国的时候给自己写的脚本——那时候还没有网上银行转帐。银行的事宜除了亲自去银行办之外,就是靠打电话。面对面,我还可以用微笑装耍卖乖,只靠着电话,我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我决定给自己写一个脚本。在我的本子上,从对方接起电话打招呼开始,到我要提的问题,一条一条写清楚。这样还不够,因为我问了,对方可要回答,那他回答之后我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我在本子上加注了,如果答案是这样,请看第几页,如果答案是那样,请看第几页。

这样一环扣一环地兵棋推演,短短五分钟的对话,我可以写上十页脚本。这对于社交能力良好的人来说,应该是有一点不可思议。可是当我发现这样写过一遍,又逼自己把句子背起来,心里反而安定很多。已经预期的状况,就没有那么茫然了。已经练习过的行为,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慢慢比较熟悉美国人的生活对话,也就不再需要精细的脚本,只是事前先想几个比较常见的题目,做一下功课,就可以披挂上阵了。坦白说,不管再怎么练习,也不会不紧张的。这么多年来都是社交有缺陷的生物体,突然要我变身成长袖善舞,说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但是至少这些事前的功课会让我跟得上社交场合里面那些快速流转的对白。不至于就真的成了没嘴的葫芦。

写脚本听起来可能很奇怪,做起来可能也很麻烦,但却是具有实证基础的自闭症干预之一!它可以普遍用于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透过使用这项技能前的反覆练习,再逐步撤除脚本,复杂的流动性高的社交场景,也可以慢慢上手。

03

巧言令色

我先生是一个很会胡扯的人。他最有名的言论就是对孔子思想的重新诠释。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话啥意思?你要是还照着古代老先生的说法,解释成花言巧语,很爱说好听话的人,很少有仁德的,那么你就失去社交技能的大重点了!

这句话的断句应该是这样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也就是说,花言巧语,会说好听话这种人,真是太少了,这种人才是有大仁德啊!这样我们就能够完全理解社交行为的终极精神了!

真的,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呢?如果我可以成为别人的强化物,那么别人就会更加愿意来亲近我了。可是,你不免要问,难道就是让我们去说谎话哄人开心吗?这就是我们作为正直人的盲点了。

事实上,一根肠子通到底,到底该说是正直,还是没礼貌?这个议题本身就很待商榷。同一个意思,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行为说出来,达到的效果就不同。同样要吃一块饼干,孩子嚷叫着我要我要”,跟孩子客气地问我能吃一块饼干吗?”对于对方的效果就不同。

妈妈给哭闹的孩子吃饼干,对妈妈是一个负强化,而这个孩子的耍赖就是一个嫌恶刺激。妈妈给有礼貌的孩子吃饼干,对妈妈是一个正强化,而这个孩子的语言正是一个偏好刺激。

对于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让我们跟不同的后效连结在一起。然后才会醒悟到,很多时候好话不说出口,不是因为没有什么好的可称赞的,而是我们不好意思赞美别人。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也许我们怕的是别人的目光注视。可你仔细看看,这样的目光注视里面不是你想像中会让人逃避的诡异侧目,而是会让人如沐春风的温和友善!

当然,其中很麻烦的地方是如何巧言令色到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很虚伪,而是真正能够如沐春风,像老残游记里面说的一样: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那就是艺术了,也是吾辈终其一生追求的境界!

04

放宽心,认同自己的价值

在美国这么多年,作为外国人又是少数族裔,被人轻视看低是家常便饭。一开始,我很怕跟别人不一样。跟同胞讲话也要讲英文,一切生活作息也要学美国人,一提到文化问题,马上退缩,完全不敢说自己的国家好。

这样羞手羞脚、怯懦温吞地过了几年,甚至养成了到现在还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磨牙、咬手指跟浅眠的状况。即便是这样委曲求全,我的处境却没有改善。

突然我理解到,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其实不能作为一个退缩的区辨刺激。我不断在同样的行为模式里面鬼打墙,只是因为我求的不过是一个存活而已。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远远比我可以看到的这一片天要大得多了。如果我愿意换一个替代行为,得到的强化是远超过我可以认知的。

所以,我决定挺起胸膛做人。决定承认自己的出身,认同自己的文化,决定以直报怨,而非以德报怨。谁瞧不起我,我也瞧不起谁;谁蔑视我,我也蔑视谁。相对地,谁对我尊重,我也尊重谁;谁对我亲和,我也亲和谁。

这才让我发现,原来区别强化这么好用!慢慢的,身边的人也学着接纳我、认同我。不容讳言的,有歧视的人还是随处不在。要管好了自己内隐的语言行为,不要被这样的嫌恶刺激给打倒了。

05

幽自己一默

有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教授,这位笑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刚好戴了一副垂坠耳环,椭圆形樱草色的宝石,随着她头轻轻晃荡,会呈现不同的色泽,漂亮极了!

本来我虽然觉得很漂亮,也是不会轻易出口,不过想到巧言令色一词,立马就说:老师,您的耳环真漂亮!”

老教授立时眉飞色舞:很漂亮对不对?我昨天才买的!我看它看了好久,可是一直狠不下心去买。后来我就想啊,上课的时候学生盯着我看,万一我说得不好,学生觉得很厌烦怎么办?至少,我戴着一副好看的耳环,他们不想看我的时候,就可以看看我的耳环打发时间!”

老教授是言过其实了,她是一个非常温柔慈祥,而且热爱自己领域的好老师。只是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天生适合当老师。当我也站在讲台上面对我的学生,他们一个个一脸严肃地盯着我看,而我则是腿紧张得直打颤,牙齿快要咬到舌头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位老教授的话。

我把这个小故事告诉学生们,然后说:我决定跟这位教授看齐!我一定会每天穿得美美的来上课,这样你们觉得很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盯着我的衣服看。”

学生们莞尔,我又补了一句:”我也这样跟我妈说了。过了一个月,我就收到她寄来的一大箱新衣服给我以防万一。我是说,妈妈啊,你女儿讲课也不至于烂到每天都要穿新衣服的地步吧!”学生们大笑。

我就知道!大实话(我妈真寄一箱衣服来了)用一点幽默的口吻说出来,就足够让大家转移注意力,放松地笑了!同样一个前事刺激,引发同样的情绪反应,但是却不需要采取习惯了的操作反应。把自我保护换成自我解嘲,打破刻板的行为,也同样可以打破刻板的后效。这个世界就会不一样了!

06

一皮天下无难事

来美国这么久,好的坏的学得了一肚皮,认真想来,到底哪一项技能最实惠,莫过于一张厚脸皮!真的,一皮天下无难事!

大家都知道使用削弱的时候,目标行为会短暂地增加,这个时候就要继续坚持削弱,才能成功地减少行为。这个世界上的人最爱用削弱,不过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以外的人,却很少有人可以把削弱用到对的。

每每都是受不了目标行为了,最后还是给了强化。削弱没用上,却变成了间歇性增强计划表了。我这里说的一皮,就是利用了间歇性增强计划表的基本型,就赌对方坚持不下去,我给他皮起来,看他能耐我何?

这听起来颇霸道的做法,其实对于对方造成的影响,还远不及对于自己的影响。因为我从小是一个乖宝宝,几乎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到连续性的增强。一旦稍微出现被拒绝的征兆,我的行为还没来得及变成对方的嫌恶刺激,就已经自己打退堂鼓。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自己就被我所预期会出现的惩罚给打乱了步伐。说穿了,我只是很固执地相信别人会嘲笑我的错误,却忽略了我恐怕根本不是这个辽阔世界里的第一女主角!

还记得念书的时候,导师要我去自闭症年会上演讲论文。我为了这短短几分钟的演说,紧张得不得了。还特意选了整套米白色的套装,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更有说服力。当天早上,公交车晚到了,等我好不容易抵达会场,早就已经迟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跑错会场了!从这个会场到另外一个会场,根本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我差点急得厥过去,硬着头皮请会场的人员打电话到另外一个会场去找我的老师,我几乎是一边哭一边述说我的处境。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搞砸了我老师的计划。电话那头的老师却很平常地说,喔,你迟了,没关系,明天早上再来吧!”我有一点错愕,然后就默默地回家了。

错过了在年会上报告的时间,第二天提早赶去,刚好听到老师在台上给大家做欢迎致词。我的老师Dr. Jack Neisworth在幼儿特殊教育界是非常有名的大师,也是应用行为分析的大头。他曾是斯金纳博士的学生,同时也刚好跟斯金纳博士同一天生日。

这么大的一个大师,面对着几百个与会者,很自然地说,欢迎大家莅临,我是这里的大师!”他拍拍圆滚滚的肚子,”是专管吃饭的大师,这个镇上什么好料在哪里,我全部都知道!所以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

就在大家笑成一片的当下,我突然觉得心里可以稍微松坦一点。脸皮厚一点,处事宽容一点,深呼吸,多一点时间延宕,再慢一点清算自己,再慢一点反应,这就是社交上最好的良药。

说社交很容易,实际做起来,真的需要很大的努力。

这十几年来虽然有缓慢的进展,可过程依旧艰辛。隔着电脑屏幕,似乎稍微还有一点安全感。面对面,就不是普通的内向退缩。

但是,总是可以做得到的,我这样告诉自己。哪怕只是一个假象,也是一个开始。

因为最成功的表现不是胜过全世界的人,而是胜过自己;因为最好的社交技能不是天生就会,而是努力学习来的。

高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