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亲子教育黄金法则之第一篇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接下来大盛将分享父母在亲子教育中该注意的系列黄金法则,欢迎家长朋友关注、交流。

第一篇: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亲子教育黄金法则之第一篇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这要先从我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顺序说起。

众所周知,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是受大脑控制的,具体说是由大脑皮质(大脑外部)和大脑内部的相应器官控制的。而我们的情绪是由大脑的杏仁核和大脑皮质控制的。

为什么很多家长朋友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情绪占主导,理性思考偏于弱势呢?或者有些家长朋友总是在发完火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本来没必要发脾气的,但是像往常很多次一样,脾气上来得特别快。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讲一讲我们情绪产生和控制的内部运转规律。

当我们遇到某件事(外部刺激)后,刺激信号会同时向产生和识别情绪的杏仁核和大脑皮质输送信号。这两股限号一条直接到达杏仁核,通过其产生的激素,直接向身体发出指令;另一股信号是先到大脑皮层,然后再去杏仁核,最后将处理后的情绪信号传送给身体各部位。这个过程,杏仁核总是先于大脑皮质接收到信号,所以,如我们所见的,总是情绪先于理性产生。

而就像一个谎言一旦说出口,就要用一万句谎言去掩盖,同样的,情绪主导的话语一旦出口或者有了行动,紧接着总是这个情绪反应的延续,而无法立即从那种情绪中脱离出来,切换为另一种可能更适合的反应。

毋庸赘言,自己的直观反应,包括情绪的直接反应,往往是经不住推敲的。那些听凭第一反应而采用的处理方法往往也不是最智慧、最该采用的方式。

但是,没办法,我们的性格、行为习惯,基本都是根深蒂固的(在幼儿早期大脑发育尚未完成时期便开始形成)。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另一个潜台词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喜好和行为习惯真的很难”。

可是,很难改变内心的东西,不代表我们不能掌握新的处世技巧。

这节所要强调的,就是父母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脾气对亲子教育已经产生了影响,就要尝试着: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不要被情绪牵着走,或被情绪影响你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其实很多鸡汤文或者励志文,包括一些修身养性和宗教方面的书籍都会强调这点:不要沦为情绪的奴隶。

常说人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很多让我们的后悔的事情,都是一时情绪上头、脾气上来,而点燃了事情向坏处发展的导火索。等事情平息下来时,往往时间上已经耽误很多,影响上也已经发展到很大。

如果我们能通过养成一种习惯,对我们处理事情的流程做一个输出的阀门控制”,在理性思考之前不做反应,由思考之后的经得住推敲的方式(也就是通过大脑皮层处理过的那股信号)来做出反应,相信便能很好地避免意气用事”的发生。

我们不能成为完人,不能控制每一种情绪产生和体内其他无意识信号(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传导,但我们能管得住自己的口、手、脚。

这个问题没有愿意不愿意的选项,这是成年人,尤其是身为父母的必选项。

(你的确可以为你的性格很难改变推脱为那是你婴幼儿、青少年时期的综合情况决定的,非你能控制,但孩子的未来怎样的确取决于你们身为父母者提供的环境,而管控住自己的口、手、脚却的确是你能做到的。)

欢迎关注盛说新语”,与大盛一起交流孩子成长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