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深度】拓展胎儿医学深度广度

作为西南地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医疗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面对患者所需,建立胎儿医学平台,拓展胎儿医学学科深度和广度,力争建设成全国有影响力的胎儿宫内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心,为降低我国西部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保障母婴安全作出贡献。

今年6月,华西二院举办胎儿医学平台”发布会,宣布将全院与胎儿医学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为一站式协作”的MDT患者服务平台。

华西二院院长刘瀚旻介绍,医院与胎儿医学相关的优势学科众多,包括产科、小儿心血管科、小儿外科、产前诊断中心、出生缺陷中心、生殖医学科、新生儿科、小儿神经科、小儿康复科等,几乎囊括胎儿医学所需要的专科。通过建立平台对这些优势学科进行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诊疗一体化,将胎儿医学的诊治模式标准化,建立规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流程。”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华西二院产科就联合生殖医学科开展了西部地区第一例孕中期宫内减胎术;2006年,小儿心血管团队在国内率先进行胎儿心脏病学领域探索,成功构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转化平台,建立胎儿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体系;2008年,小儿心血管团队在我国率先开展经胎盘转运药物治疗胎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临床研究;2011年,产科建立省内第一支胎儿医学团队,成为国内率先系统开展胎儿医学诊疗服务的机构之一;2016年,小儿心血管科牵头成立并领导中华医学会胎儿心脏病学协作组;2020年,设计构建胎儿医学平台。

刘瀚旻说,经过一年多运行,医院胎儿医学平台已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管理机制上,不断将各科室优质资源充分整合,甚至将多个平台资源整合,建立长久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政策及考核制度。运行机制上,建立具体完善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会诊机制及绿色通道”,充分协调人力资源,确保工作流程畅通。人才团队建设上,与胎儿医学有关的各科室建立人才梯队,注重人才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上,在多个优势学科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开展孕前遗传性疾病的生育风险评估,孕期胎儿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预后等一体化医疗服务。其中,胎儿宫内治疗也取得一定成绩。

供稿:中国人口报记者 孙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