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认字会读不会认怎么办?

1.多让孩子学拼音说儿歌,用儿歌来学习拼音,使儿童很容易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2.边学字母边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情景,还能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

3.还能让孩子视觉不断接受刺激,促进记忆。


很多的妈妈,都有一种期盼,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充满想象力。于是阅读成了陪伴孩子的重头戏。

爸爸妈妈们很积极的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讲各种各样创意十足的绘本故事,甄嬛说:这样的亲子时光也是极好的。

等妈妈们接触了家庭读经之后,却有了这样的疑惑,孩子不认识字,怎么读经典?

你记不记得,孩子不认识字,你可以给他讲故事;你记不记得,孩子不认识字,你可以给他讲绘本。

不管是故事还是绘本,当你给孩子读的时候,他虽然嘴巴没有跟着你读,但是她的心她的潜意识尤其是她的耳朵,在默默地跟读,你看不见这个过程,但是你一定体会过这个结果——孩子可以轻松的记住其中的句子!

大家有过这样的体验吧?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并没有跟你读,但是当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她嘴巴里自言自语着你给她讲过的故事。

比如我女儿(2岁8个月)手里捧着魔方攻略把《狐假虎威》讲的津津有味。

既然如此,故事,绘本能为孩子读,经典为什么不能呢?

那么为什么故事绘本,不让孩子跟着读呢?大家心里都知道,绘本和故事不值得如此。

读经典呢,除了我们照着拼音拼读给孩子听,最简单的读法是跟着配套的音频来读。

音频领读一句,妈妈跟读一句,你不必担心孩子只顾玩自己的不理会你在读经典,你把自己当空气,可是孩子却不会把你当空气。

只要是会说话的孩子,她只是在有电视的环境中玩耍,就能在某一个瞬间脱口而出孙红雷又有任务啦?今天的任务就是让兄弟们尽兴!”你好,京东家电!”……

这是晚上哄睡时我装睡,女儿自己自言自语的台词儿,大家说来自哪里?不言而喻电视广告听来的。

所以,不管孩子识不识字,只要有音频领读,字正腔圆,妈妈跟读,孩子就在接受熏陶,经典的语言就可以一点一点,一本一本的印刻在孩子的大脑中。

3岁以上的孩子自然可以和妈妈一起跟读,在国学经典面前,我们很多父母并不比孩子懂多少,我们只是比孩子多认识几个字而已,归零自己,和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吧!国学经典是最值得储存给孩子的文化货币,你开始储存了吗?

有的妈妈会问我:那我就找来音频放给孩子听就好了呀!

恭喜你,答对了一半。

对的那一半是:国学经典音频放起来,不断地给孩子经典语言的印刻,孩子记忆经典语言更快更深刻。

不对的那一半是:如果你不捧着书指着字跟着音频读起来,你期望孩子从哪里学会捧起书指着字跟读?

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只看到眼前的0-3岁,只看到孩子不会说话的这一年多,那你可以偷偷懒,只放音频给孩子听,而自己不用读。但是你能不看3岁以后吗?

育心经典系统读经家庭中,有很多孩子还不到3岁,就可以跟着音频、跟着妈妈指着字宝宝读经典了。

因为他们的妈妈在这之前,给了孩子充足的场景印刻——捧着书指着字跟着音频读,哪怕每天只是半小时。

所以不必担心孩子不识字怎么读经典?

不管认不认识字,不会说话的孩子会用心读、用耳朵读,就像听多了便学会了说话;不管认不认识字,会说话,就会读(说)经典,因为孩子还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妈妈,一个是我们的领读音频。

###

关于语言文字,有听说读写四个系统。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写在纸上,你一看就懂,录音机里放出来你就听不懂了,就算告诉你哪里有连读,哪里有弱读,你还是听不懂。怎么办,天天练听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听懂了;

在深山老林,没人跟你说话,待个几年,再伶牙俐齿的人也会变哑巴,;

读和写更不用说了,旧社会很多心智七窍玲珑的精明人,看不懂信,写不来字。

怎么办,训练啊。

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相互独立,能说的人,不一定会写文章,大作家也不一定能做主持人。

道理都懂了,剩下的就是训练了。

比如和小孩一起读故事书啊,叫小孩给自己写信啊写贺卡啊,和小孩一起写日记啊,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尽办法来训练他,孩子要努力,你也要付出才行。

没有捷径可走,我不相信有谁能告诉你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可以马上成功,慢慢来,只要做到日积月累,每天进步一点,你的孩子总有一天能读会写


从心理过程上讲,认字是一个再认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字形和字音,然后将之与意义联系起来,形成理解,以便今后使用。当人们学过了一个字并记住了它们以后,就要在以后的阅读中使用这些字。许多孩子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有些孩子认字和阅读并没什么大问题,给他们一些阅读材料,他们对其中的学过的字能够辨认,能流行地阅读给他呈现的材料,甚至对生字也能结合上下文来猜测,通晓其意义,可就是让他们写作文或听写生字时,便会困难重重。个别孩子听写时错字连篇,写作文时许多字不会写,留有许多空白格。那么为什么他们没认字困难只有写字困难呢?原来,认字和写字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功能,认字有许多阅读材料提供的线索,对人们理解字意和字形有所帮助,不需要很充分的记忆就可以了。它对记忆的要求并不高,而写字则要求对字和词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回忆和追忆的过程。写字时,没有什么明显的线索提供帮助,全凭对字形和字音的回忆,这要求儿童必须把字形和字音记忆得很熟练。写字所涉及的心理能力更多一些,尤其是对视觉形象的保持和贮存能力要求更高,因而更为困难也是自然的。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的写字困难是由于视觉记忆不良,看过或读过的材料和文字不能在记忆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更多的写字困难和听写困难的孩子的问题在于,第一眼认字的时候没有形成很深的印象。对字的第一知觉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将字形和字音登记在大脑中,有些孩子对于所学生字的第一登记的质量总是很差,他们好像是在看这个生字,其实大脑不知在干什么,或者他们对字形的视觉很粗糙,没有理解字形的构成和音的构成,当时会读会写了,但不久之后,就忘记得无影无踪。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采取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当孩子第一次学生字的时候,可不让孩子用笔写字,而是动用触觉来训练孩子,让孩子看字形,然后用手指头顺着字轮廓写一遍,通过动觉建立对字形的认知。也可在砂纸上写一生字,让孩子用手指写一遍。家长应当看到绝大多数写字爱忘记的孩子并不是由于记忆力的落后,因为这些孩子在其他事物上记忆都不差,只是在记字方面有困难,所以,这是一个视知觉的问题,应当从这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只要方向对了,我们总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