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儿子跳绳。
我问,今天跳多少个?
他说,189个。
我说,不错呀,不到3个月,就到189了。
他说,我昨天跳的时候,一个都没断,还多跳了2个呢。
我说,那很厉害。我记得你刚开始跳,都不熟练,可以说是不会跳绳,现在一口气跳180多个,了不起哦。
跳绳这么久,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分享分享么?
他说,我为自己自豪。
我说,真的么?你真的这么想的?
他说,是呀,我觉得我很能坚持,所以我为自己骄傲和自豪。
我说,我给你点赞,另外,我也很佩服你,佩服你的坚持和努力。
跳绳,我已经把他带上路了,剩下的就交给他自己去走。
我曾跟他说,找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风雨无阻地坚持5年、10年,你就会超越99%的人,现在来看,他的开头还不错。
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有几个原因。
首先,这项运动,他不抗拒。
他对运动,有着无比的喜爱,很多体育项目都喜欢。
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骑自行车都在喜欢的行列中,这些项目中,篮球是C位。
跳绳,还排不上号。
但跳绳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他在最爱的篮球上发挥得更好,帮助他提高打篮球的能力,帮助他锻炼耐力、体能、步伐,为篮球做辅助,所以,他内心不抗拒,不排斥,也很认同跳绳对他的帮助。
其次,我为他设计了每天极低的完成量。
以100个为起始,每天比前一天多跳一个,这是我为他量身打造的计划。
比如,昨天跳了188个,今天就跳189个。
这个量,低到他不可能放弃,也不会花太长时间,更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刚感觉到累,就结束了。
他可以没有负担的轻松完成,这就保证了持久性。
再次,我为他设计了奖励机制。
奖励,让他在付出后,即时得到反馈和收获,让他看到做这件事的意义,这样他有动力,也能长久地做下去。
如果做一件事情,只是嘴上说说,要坚持到底,要不放弃,要努力,却没有实际的激励,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能做到的也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喊喊口号可以,做做样子可以,真要坚持个三五年,看看周边的人就知道这个概率有多低。
这三个因素中,起关键因素的是第一个,孩子不抗拒。
不抗拒,我和他之间就不会产生冲突、对抗和矛盾。
我们彼此的能量,就不会在这上面消耗、损耗。
反倒是我们间形成了一股合力,这股合力中,含有支持和欣赏,反哺和滋养着我们。
随着自己在家庭教育领域的不断学习、实践,越来越觉得,父母跟孩子之间,一件事情,一旦产生了对抗,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得不偿失,不值得。
因为会消耗彼此大量的能量,纠缠其中,而错失亲子间,那份纯真的、美好的爱。
真正的爱,是,看着孩子安然舒服地在那里,就已经觉得很美好了,不必非得看到他长成一棵,能结出甜蜜果子的大树才觉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