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要知道,赞赏教育不是无原则地表扬,而是学会更好地评价孩子

做销售的李女士是有名的嘴甜会说话,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只要是孩子做了什么事,不管大小,李女士都是一顿夸赞和表扬。

用她的话说就是:现在打压教育过时了,流行的是赞赏教育,所以我必须得夸。这也使得李女士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傲气,还养成了求表扬”的习惯。

上学后,李女士还特意叮嘱老师,多表扬孩子,少对他进行批评。尽管如此,在学校一次活动中,孩子还是因为跟同学打闹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结果,孩子回家后竟然说再也不去上学了。得知原委的李女士对孩子的做法很是吃惊,她这才开始反思自己:难道自己对孩子的表扬是做错了吗?

家长要知道,赞赏教育不是无原则地表扬,而是学会更好地评价孩子

赞赏教育不是一味地进行表扬

其实,李女士是混淆了一个概念:所谓赞赏教育并不是指一味地进行表扬。

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错即对,非黑即白”的,如果把赞赏教育只看做是只表扬不批评,那就是彻头彻尾的误读,明显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赞赏教育的提出是有着深层背景的。

在过去,家长们受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吝于赞美,而喜欢以打击为主,永远是板着脸说话,极少表扬。

这样教育的后果是,孩子长大后特别不自信,跟父母也形成了很大的代沟。

所以现代人逐渐开始意识到赞赏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并鼓励家长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认为赞赏教育就是无条件地表扬孩子,于是严重地扭曲了赞赏教育的本质。

错误地进行赞赏教育反而会弄巧成拙

那些长期生长在赞赏环境中的孩子,抗压力会大大弱于其他孩子。他们只喜欢听好听的赞美,对于批评很难容忍,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

这样的赞赏也会扭曲孩子做事的目的性,他们做事往往不是为了尽自己的责任,而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夸赞,并以此为满足。

而且,一味地夸赞孩子,也会让孩子产生过分膨胀的心理,盲目自信对自己的认识变得不切实际,以为自己什么都很强,遇到困难不会反省自己,而倾向于将责任推别给人,或者干脆放弃。

所以,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赞赏教育,孩子的成长就会偏离父母的预期,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而等父母意识到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不了什么。

赞赏教育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赞赏教育,家长要学会这样做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赞赏也是如此,家长们要明白,赞赏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的努力,向更好的目标前进。

只有正确认识到赞赏教育到底是什么,家长才会真正学会如何对孩子进行赞赏教育。

首先,赞赏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事情和行动中,而不是空洞毫无目的

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说什么你真棒”、宝贝真是太厉害了”、表现真不错”等等特别空洞的话语来表扬孩子。而且将之作为万事皆可的法则,只要感觉孩子做的不错,就翻来覆去,用一句话走遍天下。

这样对孩子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哪一处是值得表扬的,容易产生骄傲自满心理,从而对批评不容易接受。

这时候,家长应该要用具体的表扬来代替空洞的赞赏,将点落在实处,能让孩子把每次表扬都对号入座”。

比如:

孩子玩过玩具后,能主动把玩具收拾起来,家长如果只是说太棒了”就缺少了针对性意义,如果说你竟然能把玩具收拾得这么整齐,真是太厉害了!”孩子就会在心里强化这个行为,更容易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当然,表扬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除了口头赞赏,也可以用抚摸、亲吻等行为来表达,或者结合物质鼓励,效果会更明显。

其次,赞赏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做错了,孩子懂得认错更值得表扬

很多家长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孩子做的好不好,用结果来说话。

比如:

孩子期末成绩总是考得不错,偶尔一次期末考试没考好,家长往往喜欢把责任归咎于孩子不够用功,将平时孩子的努力都忽略掉了。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委屈甚至逆反的心理,更甚者,可能从此以后自暴自弃。

相反,聪明的父母更注重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那么关心结果。

比如:

画画的过程中,孩子画的虽然不好,但色彩艳丽,有着极好的用色思维;或者孩子在学习舞蹈过程中,非常刻苦努力,就算最后考级没有成功,但同样值得肯定。

另外,家长的赞赏也不要只集中于孩子做的对的方面。哪怕孩子做错了,但事后孩子知道反省,懂得认错,同样是值得表扬的。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勇于承担做错事的后果,也更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职场上也会成为最受尊重与欢迎的人。

再次,赞赏要以合理的标准为参照,有明确的目标,切忌盲目对比

侄女每次考完试出成绩的时候,妈妈都要问她:你考了多少分?某某同学考了多少分?”如果侄女的分数没有另一个同学考的好,接下来的话就是:人家怎么考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

这是最打击孩子的话。

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和天赋不同,孩子和孩子也不能这样简单做对比,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不如专注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每一个阶段,都超越了自己以前的成绩,都能有所进步。

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让孩子明确一个可实现的目标,远比拔苗助长要好得多。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快速提升,也能很好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斯多惠

总之,在对待孩子教育上,用铺天盖地的表扬,效果远不如表扬孩子的某一个点。如果每个家长都能正确理解赞赏教育,让孩子跟自己做对比,使他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前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教育。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今日互动: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的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