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沾福活动想必大家都有参与过,沾男宝”你听说过吗?前两天上网发现了一个点击量过亿的话题,名叫#接男宝#,令我震惊又迷惑。
宝宝出生,家人会第一时间拍张照片发朋友圈,借此向那些关心宝宝和宝妈的人报平安,同时分享幸福,这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
不过在某些平台,新晋宝妈晒新生儿性别信息的留言区,总会出现海量孕妈自发接男宝”的长龙。
接男宝PK接女宝
有接男宝”的话题,自然就有接女宝”的,不过吸引的点击量就要明显低不少。
要知道,现在的孕妈可都是上过生物课、接受过义务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90后了,按理来说,上世纪的重男轻女迂腐观念早该绝迹了。
为何我们看到的现象和数据,却不是认知中的样子?
生了男孩就是一种炫耀的语气,评论区的人更是自发祈福,甚至还有人以生了男孩为荣,表示这次终于可以封肚了。
90后居然也重男轻女,这真是奇葩又可悲,原来这类思想糟粕从来没离开过,随便一搜生男孩”就知道了。
受过高等教育的90后,为何也会重男轻女?
如果用一句话解释的话,那就是全民洗脑的结果。
道理很简单,当全社会都认为房、车是中产阶级标配时,即使你是个崇尚环保、热爱运动、根本不爱开车的人,也会买房买车,否则就代表你的生活水平连中等都没达到。
再比如,当本科已成为全社会默认的基础学历时,高考失利后80%机率会复读,因为如果你不能拥有本科学历,别人看你的眼神好像时刻在说:你未来啥也不是。
这样来看,当社会大环境都认为生男孩才是家庭标配时,很多女性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同化,这些态度都隐藏在言语深处。
其实,我们也不能怪这些女性不坚定,人是社群属性极强的动物,不能长久坚持才是正常现象。
有无数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当所有人都说你是另一个人时,刚开始,你会觉得是别人搞错了,你是清醒的并且能坚持自己是谁,当很长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说你是另一个人时,慢慢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最后彻底失去自我。
新时代女性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认为生女孩很好,但能一直坚持己见,经受住社会大环境舆论的人少之又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接男宝”的数据会高于接女宝”的缘故。
当然,这里面肯定也不乏有人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男宝,或者头胎是女孩,二胎为了凑好”字而接男宝的,但男多女少确实是事实。
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才是天价彩礼的原罪
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深受重男轻女迂腐思想的毒害,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5年前,中国一度成为新生儿性别最失衡的国家,对社会安定和民族繁衍构成严重威胁。即便是今天的中国,适龄男性仍比女性多3000万。
随之而来的现象,就是天价彩礼屡创新高,不想打光棍就得付出代价”。
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贫困地区,常常出现一家人攒几十年才能凑够儿子结婚费用的情况,除了房、车、结婚用品等标配外,彩礼还得几十万。
这样算下来,结婚的成本平均高达80万之巨,属实吓人。
生男生女都一样,家庭幸福最重要
我自己就是宝妈一枚,有两个孩子,哥哥和妹妹。对我而言,孩子的性别不重要,随缘就好,只要身体健康,将来能互相照应足矣。
等我老了,他们不必感受独生子女要面对的421处境、中年家庭压力降低。
要第一个宝宝,最初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随着时间推移,孩子越长大,我们的爱越深,生孩子从不指望他们养老,满心只求孩子幸福。
要二宝是水到渠成的,怕我们百年或有意外时,孩子一个人太孤单,留下血脉至亲心也有所归属。
其实无论男孩女孩,只要教育好了都是一样的。养女孩压力同样很大,要想让她在婆家有底气,婚前买房也要做好准备。
>>>老人重男轻女,女儿质问妈妈:同样都是孙子为何要差别对待呢?
小文质问妈妈,同样都是孙子为何要差别对待呢?哥哥的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为什么却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买玩具?并且自己家孩子要的玩具,又不是多贵的东西?
小文的父母有点重男轻女,她是知道的,但她没想到,这样的思想却会延续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父母有重男轻女思想,小文虽然有着一些怨言,但长大后,嫁了人,在家里时间少了,也就淡忘了。但是让小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却因为自己也受到了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听着儿子的哭诉,小文忍不住了,就去质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对自己的儿子。妈妈的话让小文无话可说。
小文的妈妈说,这不是很正常么?看看外孙姓什么呢?虽然都是我的孙子,但一个是自己的亲孙子,一个是外孙,哪有自己的孙子亲啊,不仅只是逢年过节才回来一次,就跟客人一样。俗话说,外孙是狗,吃完就走”。不正是这个道理么?
老人对待外孙和内孙的差别有哪些呢?
更舍得给孙子花钱
在老人心中,孙子才是自家人,有什么好的,总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孙子,而对于外孙,当作客人一般,有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对内孙更用心
对于自己孙子的照顾,那是照顾自家人,而对于外孙的照顾,可能就是帮忙了,并不一定会有多么的用心,也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去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了,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关心下自己的孙子。
对内孙也会更加包容一些
老人对自己的孙子,会极尽所能地去爱孙子,甚至很多时候会发展为溺爱,但是对于外孙,却不会这样,这也是我们很少听说老人会溺爱外孙的原因。
可能也会爱外孙,但是如果外孙跳过闹腾调皮捣蛋,那么老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耐心,去包容孩子了。
老人之所以区别对待外孙和内孙,主要有以下几个父母的原因
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我国自古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女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是别人家的人了,都说养儿防老,等自己老了,给自己养老的,也是自己的儿子,即使儿子不在了,也可以依靠孙子,却很少也会想着要靠女儿和外孙什么。因此,女儿出嫁之后,就成为了家里的客人。
而外孙也是如此,跟随着妈妈一样变成了客人。即使将来等孩子长大,要孝顺,也是孝顺自己的爷爷奶奶,哪里顾得上自己的外公外婆呢!
注重血缘关系
我国历来都是非常看重血缘关系的,儿子和孙子都留着自家的血,可以延续自己的后代与家族香火,而女儿和外孙却是别人家的后代,也自己的血缘关系也相对疏远一些了,并且连姓氏也与自家不同了。
说句心里话
虽然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对外孙和内孙的区别待遇,都是不好的,但这也不能完全责怪老人,毕竟生活的时代不同,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同。当人年老后,思想观念也在转变,需要家人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如果谁与自己近一点,能够多依靠一些,老人难免对其子女也会更加宠爱一些的。
而女儿往往都不会生活在自己身边,而儿子更多的时候,却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这样难免就会有着亲疏远近的思想。不是么?我们需要多多理解老人,同时教育好子女,让子女不再有这样的思想,也不要传播这样的思想给孩子,让孩子能够同样地爱戴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的观念也会慢慢改变的一些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