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自闭症孩子不对视?不理人?因为你没做这5个练习

自闭症孩子不对视?不理人?因为你没做这5个练习

呼名不应,是自闭症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令许多家长感到苦恼的难题。

一个完整的呼名反应包括,我们叫孩子名字后,他可以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2秒内做出反应,如果他有语言,可以自然的答应一声,如果他没有语言,也会回头看我们一眼。

如何才能让自闭症孩子完成这样自然的应答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恩启IDEA朝阳中心的刘老师,她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为我们解答如何为自闭症孩子训练呼名反应?”

如何帮孩子建立呼名反应?

口述|恩启教学部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能和孩子之间有自然的交流对话,而呼名应名更是对话的基础。

我们很理解家长的心情,所以在孩子的早期密集干预课程中,我们经常会较早的安排呼名反应训练课程,从而帮助家长尽快达成这样简单的心愿。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呼名反应呢?其实,简单的一个呼名反应也需要多个基础能力和步骤来实现。

建立动机要从眼神开始

建立呼名反应的第一个关键点是孩子的眼神,因为眼神一直是自闭症孩子干预的一大要点,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在被呼名后与人有更多的眼神接触呢?

01 遮挡眼神

第一种方法是我们在桌面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吸引孩子眼神的方法,叫做遮挡眼神。

例如,孩子正坐在桌子旁玩自己喜欢的旋转木马,我们可以坐在孩子侧方,与孩子呈L”型,然后自然的伸手遮住孩子正在玩的旋转木马,那么孩子的玩具被遮挡后,他会下意识的看向我们。

这时候,我们要快速的把手拿开,把旋转木马重新展示给孩子,并对他说宝贝,你有看我呢,太棒了,请你继续玩吧”。

02 延迟满足

当孩子自发提要求已经非常频繁(每天自发提要求达到百次以上)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叫做延迟策略的方法,来等待孩子的眼神。

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通过提要求得到满足,当他某次提要求后,我们暂时先不要给他回复,而提要求却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会下意识的将眼神转向我们。得到孩子的眼神后,我们再满足孩子的要求,并及时夸奖孩子。

例如,孩子和我们说要玩手机,说了几遍后,我们还是没有给他,然后他会自然的看向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再将手机递给孩子,并给予社会性强化,宝贝,你有看我,特别好,手机给你玩吧。”

03 建立搭配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讲述了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搭配关系,让孩子在听到你的声音后会将眼神投注给你。

眼神

04 强化物吸引眼神

另外,还有一种吸引孩子眼神的方法是直接拿强化物来吸引孩子的眼神,但是这种方法在许多国外的文献中是拒绝使用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很少会使用。

因为前几种方法是建立在孩子自发行为的基础上,而在这种方法中,孩子是较为被动的。但是,对于一些重度的自闭症孩子,这种方法相对更实用。

我们可以直接拿孩子喜欢的强化物放在眼睛中间靠下的地方,孩子看向强化物的同时,眼神也会注视在我们的脸上,这时我们也要及时的用语言强化孩子的行为,你有看妈妈啊,很棒,请你吃饼干吧”。

如何训练呼名反应?

但做到眼神对视后远远是不够的,更多的家长还是希望我们在叫完孩子的名字后,孩子可以自然的答应一声。

下一步就是建立呼名反应,我们每次喊孩子的名字后,孩子可以答应一声,或者回头看我们一眼。

其实,做到这一点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知道,别人叫他名字之后,会有好事在等着他。

以一个叫朵拉的小朋友为例,一次完整的呼名反应为:

1.我们喊一声朵拉

2.朵拉听到我们在叫她的名字后,会回头看一下我们

3.我们及时给予朵拉实物强化和社会性强化

在呼名反应中,朵拉或许在开始会被我们的声音所吸引,但她并不一定知道我们是在叫她的名字,所以呼名反应需要通过很多次的练习才可以建立。

更有可能的是,朵拉听到我们的声音后没有任何反应,所以我们就要及时的建立动机,利用上述提到的遮挡眼神等的方法吸引孩子的目光。

而在具体的的操作过程中,也需要分为多个小步骤来实施。

1.手中无物正面50cm呼名反应:在教学训练中,我们可以与朵拉相距50cm面对面相坐,对孩子叫名后,使用遮挡眼神等的方法吸引到她的注意后,及时的给予社会性强化和实物强化,例如:朵拉你好棒,你有看妈妈,给你吃饼干吧。”

2.手中无物侧面50cm呼名反应:当朵拉可以在上一步的训练中很好的完成任务后,可以转变为与朵拉相距50cm侧面相坐,并重复上面的方法。

3.手中无物后面50cm呼名反应:当侧面呼名反应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后,就需要转变为与朵拉相距50cm后面相坐,当我们叫孩子名字后,她较多次可以回头注视我们后,才算完成了呼名反应。

4.呼名反应成功后,就要考虑泛化的环节。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不同的场所、找更多的人、不同的距离练习呼名反应。

不同的场所:在饭桌上,在商场里,在学校里,不同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呼名反应的泛化练习。当孩子能有所回应后,一定要及时表扬并给出奖励。

不同的人群:孩子需要对不同人的呼名都做出反应,因此需要进行人物上的泛化。可以让爸爸、爷爷奶奶、邻居、其他小朋友都参与进来。记得叫名后,孩子的回应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强化。

不同的距离:当孩子能够在不同的场所对不同人的呼名有反应之后,我们可以尝试逐渐拉开呼名时与孩子的距离。刚开始只是几步,慢慢的在房间外,然后到在院子里呼名。

5.经过大量的练习和泛化,孩子的呼名反应才能成功建立,这一过程中,或许还需要退回到上一步骤重新练习。例如,孩子正面呼名建立之后,开始练习侧面呼名,但是练习一段时间后,孩子反而对名字没有了反应,则需要重新开始正面呼名的练习。

这些呼名误区你犯了吗?

在孩子呼名反应训练成功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却反应最近一段时间,我叫孩子的名字,他总是不理我,是不是孩子的能力退化了呢?”

其实,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家长不恰当的叫名。那在日常呼名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01 不要频繁的叫孩子

很多家长在家会经常叫孩子的名字,叫名后通常都是让孩子去做事,孩子已经不搭理了还是不停,最后,家长的话全变成了空指令。

02 叫名后有好事

一些尽职的家长在家会随时帮孩子做训练,在训练的时候给孩子发任何指令都喜欢叫孩子的名字,本来训练已经是让孩子厌恶的刺激了,还要把这些刺激和名字搭配到一起,孩子更不可能应名了。

03 做事别喊名字

那叫孩子做任务时,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在前期,孩子惯用的名字和指令任务最好不要一起出现,可以用宝贝等昵称代替名字。

04 什么时候叫名?

首先,有好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叫孩子的名字。或者,当孩子的综合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他的呼名反应也已经建立的足够好,可以区辨名字和任务。

例如,孩子达到去幼儿园的能力后,老师可能会在课堂上单独给予指令朵拉,坐好了。”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不会再过多朵拉眼神社会性

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