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认知天性,决定着你的选择

文/蕙心

认知天性,决定着你的选择

【旧知】

人没有完美的,却总想着能够十全十美,对己对人要求的比较高。所以教育起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说的比较多的就是:勤能补拙。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点,那如果再勤奋一点岂不更好。

有病就治,有错就改,这不仅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思路,还像一个不成文的世俗条文,深深地印在我的价值观里。

所以,在班级里,我对学困生说的最多的就是:不着急,慢慢来,别人都去玩了,你得要自觉地好好学习,笨鸟先飞嘛!对于字体写得不好的学生,我也总是鼓励说,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在练字上,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慢慢坚持会练好的。

在家庭里教育女儿方面,我总是忧心忡忡的担心她的性格开朗,会让她以后沉不下心来好好学习。过于外向的性格,是会让她在细节上分心,不能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

希望学生在自己弱项上好好补习,不要偏科,担心女儿开朗性格带来的缺点,希望有办法补救。一直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学困生

【新知】

今天读到《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第八章,写给不完美的你。突然有这样的观点来撞击着我的价值观:面对生命,是消除缺陷还是创造可能?关于职业生涯:是关注优势还是关注劣势?

顿时,豁然开朗。

孩子们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我现在正在其中的一个阶段,一点点地,尽我最大的可能报以最大的希望进行涂抹,进行补拙。但犹如硬币的两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

而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培优补差,在孩子们的缺点上努力,把中等生培养成优等生,把学困生最差的部分给补上。放眼到整个中国教育制度之下,中国学生的策略似乎也都是要把每一个缺点都好好的打磨掉。

那长远的看以后呢?这样的一群人来到职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关注自己的劣势。他们知道自己哪比别人差,却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能位居团队第一,这让他们在业余是用来补劣势的时间远比用在发挥优势上的要多。

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有些拙可以补,有些拙是天赋问题,是兴趣爱好问题,是不可以补的。所以一直有着有病就治,有错就改”这样的想法,今天再次思考,似乎有点行不通了。当我们的思维把教育条条框框的束缚住了之后,就不能再跳脱出来客观的看待孩子的优势了,也限制住了孩子们的发展。

与其非得花费精力治愈孩子的某些顽疾,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那样孩子的生命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社会教育模版下复制出来的合格产品。

想想我们,何尝不是这样。不完美的你,生命被点上黑点、努力擦拭的你,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不可磨掉的黑点?不如意的出生,缺失的机会和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只有专注于生命可能的部分,让那部分发挥价值,此生就已足够。

当我们持续聚焦于做正确的事情时,就没有机会做不正确的事情。专注于生命可能之事,才能让生命如夏花般怒放。

学困生

【行动清单】

1,对待自己,专注于自己的热爱,不要计较缺失的部分做得不好。

2,对待学生,有技巧的引导,发挥特长比门门兼优更有意义。

3,对待女儿,今后可以发挥她性格开朗,爱表达的天赋,选择语言类沟通的职业。

勤能补拙

【今日金句】

1,总有人在你生命里犯错,但只有你在你生命里负责。请担起责任来。

2,你的麻烦背后就是你的天命。

3,你能为生命付出什么、承担什么责任,生命就可以有什么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