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脏有毛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1岁小儿心脏有毛病常常是先天性的比较多。在先天性的心脏病中主要分两型,一种类型是无青紫型的,另一种则是青紫型的。要判断小儿患的是青紫型的还是无青紫型心脏病,首先要看小儿的皮肤、指甲和口唇是否青紫。还有一种轻度青紫的患儿,只有在哭闹时青紫才会出现,因此观察青紫时要仔细。若患儿有青紫,加上平时呼吸比较快,有时喘,有的孩子喜欢走一段路就蹲下来休息,这样可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青紫型。具体是何种青紫性心脏病,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决定治疗方案。 对于无青紫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的平日经常感冒、咳嗽、出汗多、面色苍白、喂养困难,进而消瘦及体重不增;严重者体力不足,活动范围小,不愿多动,活动多后气喘。医生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有杂音。 后天性心脏病常常是感冒以后的风湿性心脏病或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可以表现多汗、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有的小儿不能平卧。摸摸脉搏可以发现脉搏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心律不规则。这时需到医院要做详细的检查,重的则必须住院治疗。
儿童心脏有问题有什么反应
一、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就是心脏内血流所产生不正常的声音,是医生用听诊检查心脏所听到的。其实许多儿童心脏病是没有症状的,很多是医生细心听诊所发现。心脏杂音又分为无害性心脏杂音及病理性心脏杂音;故不是每一种心脏杂音都有问题,家长不须因此担心,只须尽早就医即可。 二、唇色发紫较暗 小孩子的唇色较暗。因我们嘴唇的皮肤较薄,其下的微血管颜色可以很清楚的表现出来。而当血管内的血液缺乏氧气的时候,嘴唇便呈现暗紫色。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表征,但不是孩子的唇色暗就一定有心脏病,一些深色肤质的小孩原本就较暗,却很健康。故有此症状只要请医生鉴别诊断即可。三、心脏衰竭的症状: 包括呼吸快速、胸窝凹陷、厌食、喂食比较差、容易呕吐、流汗、盗汗、易躁动不安,甚至发育不良。若孩子有以上的症状,都应该尽速就医。 四、胸痛: 成人心脏病常以胸痛表现。但儿童有胸痛的症状却大部份不是心脏问题引起的。常常是骨骼肌肉问题引起胸痛。但有少数胸痛的确合并心脏病,特别是并发心悸(有觉得心在跳)或昏倒。故有这类症状的病人仍需就医检查。 五、昏倒 昏倒的原因很多种,包括自主神经失调及脑部的问题,只有极少数与心脏有关。但若合并心跳不正常或与运动有关,则是心脏病引起的可能性便大增。故突然昏倒的病人仍需进一步接受检查。 六、心悸: 正常人是不会觉得自己心脏在跳,若我能感觉得到就是不正常的。心悸时,心脏可能是乱跳、跳得太快或太慢,若心悸的现象常发生也需就医检查。
儿童心脏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摘要:儿童心脏病有何主要症状?儿童心脏病,多数人认为,儿童的心脏病都是先天的,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后天的心脏病。合理饮食是儿童心脏病的治疗的首要原则。 儿童心脏病有何主要症状?儿童心脏病,多数人认为,儿童的心脏病都是先天的,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后天的心脏病。合理饮食是儿童心脏病的治疗的首要原则。 心悸 是心脏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当心率缓慢常感心脏搏动强烈,心率加快时可感到心脏跳动,甚至可感到心前区振动。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减慢或心律不齐。各种心脏疾病均可有此表现。 疲劳 是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当心脏病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但心脏病疲劳没有特殊性,它与其他疾病所致的疲劳难以区分。 呼吸困难 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紫绀、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 水肿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称为水肿。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当液量相当多时则出现压陷性水肿。常见于右心功能不全。 咯血 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因肺静脉与支气管静脉之间侧支循环的存在,肺静脉压升高可使支气管黏膜下层的小静脉血压升高,导致这些静脉曲张与破裂出血。 晕厥 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病征。 紫绀 又称发绀,一般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致皮肤与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 胸痛 冠心病人常有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可向左上肢或肩背部放射,常呈压榨样痛,可伴有窒息感。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都有什么症状
一、症状,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临床表现与后天获得的二尖瓣病变相似,但呈现症状的时间早,且无风湿热病史,约30%的病人在出生后1个月内,75%在出生后1年内呈现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气急、端坐呼吸、肺水肿和反复发作肺部感染。病情严重者由于并发肺循环高压,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紫绀。, 体格检查:体格生长发育差,易倦乏。二尖瓣狭窄病例典型体征是心尖区舒张期滚筒样杂音,并可伴有震颤,第一心音亢进和开放拍击音,若瓣叶活动受限制则上述体征不明显。并发肺循环高压病例则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分裂。肺部感染者可听到湿性罗音。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心尖区可见到、扪到有力的抬举性搏动,心尖区尚可听到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到左腋部,常可听到第三心音。肺循环高压者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二、病理生理:, (一)二尖瓣狭窄常见的有下列异常(图2):, , , , , (1)瓣叶组织过多, , , (2)降落伞型狭窄 , , , (3)乳头肌与交界融合,腱索消失, , , , , , , , (4)漏斗状狭窄, , , (5)瓣上环, , , (6)腱索附着于单一乳头肌,瓣口被腱索分隔成多个小瓣口, , , , 图2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的病变, 1.二尖瓣瓣环发育不良,但无其它瓣膜异常。瓣环比正常小20~50%,产生不同程度的二尖瓣狭窄。, 2.腱索缺失,两个增粗的乳头肌直接与瓣叶交界融合,瓣膜呈漏斗状,瓣叶活动受限制,位于乳头肌之间的瓣口高度狭窄。, 3.所有腱索均附着于仅有的一个粗大乳头肌顶部,腱索间隙被逾量的瓣叶组织闭塞。二尖瓣呈降落伞状,此种畸形较常见。, 4.两个乳头肌发育正常,但腱索间隙被异常的瓣叶组织所闭塞。有时多余的瓣叶组织形成拱桥,跨越前后瓣叶之间,使二尖瓣分隔成两个瓣口。, 5.正常乳头肌缺失,被位于心室后壁许多细小的纤维或肌肉束所替代。前瓣叶腱索跨越瓣口附着于心室后壁的异常乳头肌样组织,瓣口被分隔成多个小的瓣口。, 6.瓣上环 左心房壁下方靠近二尖瓣瓣环处出现环状纤维组织,窄边纤维环可不影响二尖瓣瓣口血流,瓣上纤维环宽即可遮盖一部分二尖瓣瓣口,产生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产生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变常见的有下列数种畸形(图3):, , , , (1)瓣叶裂缺, (2)瓣叶发育不良形成小孔, , , , , , (3)瓣叶脱垂, (4)瓣环过大, (5)降落伞型瓣膜, , , 图3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变, 1.瓣叶裂缺 前瓣叶裂缺最常见。裂缺游离缘常附着异常腱索,少数病例裂缺位于后瓣叶。有时二尖瓣有三处裂缺呈三个瓣叶,瓣叶交界扩大,引致关闭不全。, 2.瓣叶部分发育不良或形成小孔。这种畸形较常见于后瓣叶。, 3.瓣叶脱垂 前瓣叶过长过大,腱索缺失、腱索过长或乳头肌过长等均可引致心脏收缩时瓣叶(常见的是前瓣叶)游离缘脱入左心房,产生关闭不全。, 4.瓣环扩大,致二尖瓣瓣口前后径的长度超过横径,心脏收缩时两片瓣叶未能对拢闭合。, 5.瓣叶活动度因腱索过短或乳头肌异常致二尖瓣呈降落伞状或漏斗状,以及乳头肌缺失,前后瓣叶均通过异常腱索附着于左心室后壁或前乳头肌发育不良,相应的前瓣叶部分和前外交界也发育不良,形成交界部裂缺等均可产生关闭不全。
小儿心脏病的症状
小儿心脏病的症状
1、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紫绀: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 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3、蹲踞: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4、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5、肺动脉高压: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6、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7.其它:胸痛、晕厥、猝死。
小儿心脏病极少数是遗传导致的。
小儿患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2、呼吸急促、憋气、喂奶时常有呛咳、拒食等现象发生,在患儿的胸部左侧心前区可能发现隆起的情况,这些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孩子抵抗力较低,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发作是常见的症状,当病情较重时还会出现喘鸣、声音嘶哑等症状,但不要认为这是感冒所引起的,及时采用常规的抗感冒药治疗难以收效。
4、年长些的患儿容易出现疲乏,耐力、体力也相对较差,病情严重患儿还可能出现唇发绀、浮肿等症状。
上文就是小编为朋友们介绍的小儿患心脏病的症状了,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上文介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就要积极的接受治疗,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一旦延误治疗就会加重患儿的病情,到时候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希望上文的介绍对朋友们会有帮助。
小儿先天心脏病都有什么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常易患肺炎,易发生心力衰竭,法洛氏四联症常可 并发脑血栓、脑脓肿,上述先天性心脏病除房间隔缺损外均易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据推测可能由于胎儿在3月内,特别是3—8周时,母体感染风疹病毒、父母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见的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等。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紫绀分为紫绀型先心病和非紫绀型先心病两大类。紫绀型先心病以法乐氏四联症最多见,非紫绀型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非常见。但非紫绀型先心病发展到后期亦可出现紫绀。
大约有1/2的先心病患儿因严重心脏畸形出生后一年内死亡。存活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心衰、胸闷、乏力,不喜活动,发育迟缓,蹲踞(患儿走路时,走一段时间就蹲下来两膝紧贴胸部休息片刻)。病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那些青紫型先心病小儿,手指甲、口唇及面颊部都呈暗紫色,医学上称为“紫绀”或“青紫”,杵状指趾(因长期慢性缺氧,手或足趾末端软组织增生肥大,呈鼓槌状)。轻者早期也可无症状,但心前区杂音的存在将影响患儿的升学及就业。若不治疗,最终将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的并发内膜炎、栓塞、出血、高血压,危及生命,给家庭带来精神、经济上沉重的负担。
先心病一旦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手术治疗。
什么时候手术比较合适呢?这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来确定。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的情况,其手术时间要视缺损的大小而定。若是缺损大,分流量大,肺充血严重,经常伴有心衰、肺炎等并症者,应及早手术,手术可在婴儿期(1岁以内)进行。对青紫型先心病中有法洛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病情的患儿也应在婴儿期手术。若患儿病情不很严重,有青紫,但不影响生活的,可以在2岁后手术。对严重心血管畸型的患儿,应按不同情况尽早争取手术。对病情不太严重能够正常生活的患儿,最好也能在学龄前做手术,这样可以不妨碍患儿入学后的生活和学习。
某些患儿因家长疏忽,延迟求医,使病情已达晚期,或失去手术机会,或并发心肺功能不全,会增加手术危险性。为此,我们提醒家长:(1)患儿如有上述症状,尽早去医院检查,明确心脏畸形性质、程度,决定手术合适的年龄,以免贻误病情。(2)对有心脏杂音但无严重症状的儿童,也不能疏忽大意,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拍胸片,做心电图,了解杂音的变化和心肺负荷的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预防心内膜炎等并发症。(3)对于因年龄或其他因素需要等待手术的患儿,要注意预防感冒,如有长时间发热不退症状,要及早诊治。(4)避免剧烈体育活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
在儿童疾病中占有较大比例。若症状较轻,则孩子自身难以发觉,但在诊断感冒和儿童定期检查时能听到心脏杂音。若病情较重,则可能出现心脏功能减弱,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吃奶时间较以往延长等心脏器质性病变症状。此外,由于动脉血中含氧量较少,患儿嘴唇,脸颊,耳垂和手指,脚趾等变紫,即青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