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从年龄上看,郑梅是一个典型的八零后,出生于八六年的她,甚至还是一个八五后呢。然而从观念上来看,她又是一个典型的七零后甚至六零后,或者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上一辈的人。
郑梅与同龄人的最大区别,是在育儿观念上,她一直觉得,现在的许多八零后父母,对孩子管得实在是太宽松了,以至于熊孩子无处不在。
在她的眼里,正确的育儿方式应该是严厉控制,让孩子始终在规矩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而她,也正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浩浩的。
可是近几年来,郑梅又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或许有一定的问题。现年已经八岁的浩浩,尽管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规矩本分,非常听话的好孩子,可是在郑梅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丝芥蒂,因为她感觉儿子与自己,仿佛越来越生分,根本就不像正常的母子关系,反倒像是后妈与继子之间的关系了,甚至有时候她觉得比这还要生疏。
随着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郑梅也不禁开始反思起来,是不是自己对儿子管得太严了,导致他对自己产生了疏远的心理呢?
郑梅的反思,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而且她心中的疑问,实际上也已经蕴含了答案。
儿子对她产生疏远的心理,确实就是因为她对儿子管得太严而引起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这是许多专家研究讨论的结果,也有许多的案例支撑。
当然了,这么讲还是有点过于笼统,孩子与父母疏远,到底是哪些具体原因造成的呢?

阿德勒和德雷克斯认为:孩子是社会人,所有人是平等的,再小的孩子也有尊严,需要被尊重和鼓励。”
如果有人不尊重你,相信你一定会与他保持距离,是绝不可能主动与其交往的。这也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如果父母总是不尊重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会选择与他们保持距离,从而在内心上疏远他们。
偏偏在许多亲子关系中,这种不尊重又是常态,因为大多数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有完全的人格,从而总是忽略了对他们的尊重。

错误的说教方式也是孩子开始疏远父母的重要原因,这是很显然的,如果父母总是打骂孩子,孩子自然不会对你有好的印象,否则的话,那孩子岂非成了受虐狂”了吗?
而这一点,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因为在他们看来,打也好,骂也罢,那可都是为孩子好啊,孩子怎么能不领情呢?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在《发展心理学》中提到暴力循环假说”,即暴力或忽视家庭中的孩子,会继承暴力方式解决家庭问题,形成可怕的宿命循环。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许多父母对孩子往往存在着过度控制的倾向,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就仿佛是属于他们的一个物品,而非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完整尊严的人。
如果父母总是以这种态度去对待孩子,一味地控制他的方方面面,自然就会引起孩子的强烈抵触,从而让他在内心上对你疏远。
不难看出,孩子对父母产生疏远的情绪,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父母自身的原因。亲子关系逐渐疏远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在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孩子不过是应激反应罢了。可惜的是,许多父母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反而只会责怪孩子,甚至会产生出更强烈的控制意愿,然而他们这样做,真地能够让孩子彻底服从,真地能够彻底控制孩子吗?

控制只会导致疏远
美国的一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格拉瑟,曾经在他的一本书《选择理论》里面提到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在一段亲子关系中,父母只能够控制自己,而不能真正地控制孩子,因为一旦他产生了控制孩子的想法,就总是会导致孩子与他越来越疏远,从而变得越来越难控制。
根据这位专家的观点,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父母控制孩子的想法,一旦付诸实施,就会引发恶性循环,从而让这种想法更难实现。

心理咨询师柏燕谊曾将无休止的干涉比作爱暴力”:把控制说成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可能也有人不服,因为确实有那种从表面上看,已经被父母控制得服服帖帖的孩子。
然而实际上,如果你能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内心的话,就会发现他们与父母之间,其实已经非常疏远了,所谓的控制,仅仅只是流于表面。
一旦父母给的压力不再,这种表象就会瞬间破灭,从而让真实的亲子关系暴露于无形。
所以说,父母不要想着去控制自己的孩子,你的这种想法,只会让你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糟糕。这不但无助于实现管教孩子的目的,反而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的问题,甚至让他更容易走上歪路。
那父母应该如何做呢?其实答案就在威廉.格拉瑟的观点当中,也就是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

√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犯错,或者展现出了某些不足的时候,父母会自然地产生负面情绪,可能是失望,也可能是愤怒。但无论哪种,这种情绪都不应该过分地暴露出来,更不能放任它在心中蔓延,甚至主导你的思维。
否则的话,一方面,你的情绪也会传导给孩子,导致他的心理出现障碍;另一方面,在这种负面情绪的主导之下,你的思考也会变得不够理智,从而容易做出伤害孩子心灵的决定。

√使用合理的说教方式
说教孩子,有时候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过于放纵,只会让孩子的坏习惯得到加强。
但父母也应该意识到,说教必须采取正确而合理地方式,如果只是一味地打或者骂的话,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的抗拒心理占据主导,久而久之,他就会对你产生疏远之心了。
√懂得适当放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视孩子的能力而适当地放手,而不是总是想着为他安排一切。如果父母总是不放手,不但无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反而会让他觉得你很烦,从而对你疏远起来。
良好的亲子关系,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行为,因为在这份关系中,父母才是主导。所以说,如果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的话,就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把责任抛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找到问题所在,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今日话题: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如果比较疏远的话,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欢迎说出你的想法。
————————————
可乐育儿堂,专注育儿问题,解决父母烦恼!
育儿路上,伴你前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