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中医治咳喘经验

小儿咳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可逆性狭窄并导致呼吸困难,主要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妈妈们有时靠近宝宝的胸前都能听见呼噜呼噜”的声音,宝宝难受,妈妈听了也是心塞。


中医治咳喘经验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许多顽固性咳喘通过纯中医方法调治,多可取得满意效果。现摘选临床案例3则:

1

例1:周女,6岁。发热,咳嗽,喘息1天。伴头痛,无汗。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2度,咽稍充血,扁桃体1度红肿,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证属风寒表实。麻黄汤原方(只熬一次,煎煮30分钟,分2-3次服)2剂。服后当天热退喘减,2剂后痊愈。

2

例2:廖女,6岁。咳嗽,喘息2天。无发热,稍流涕,易出汗,素体虚(4岁前常输液治疗,每月感冒1-2次。后转中医治疗,体质较前改善)。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软。咽稍充血,扁桃体2度肿大,稍红。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

证属风寒表虚。予桂枝汤加厚朴、杏仁。3剂愈。

哮鸣音

3

例3:崔女,4岁,反复咳喘3年。近两年来每月需雾化治疗,停药后数天又发。医院检查示鸡蛋牛奶过敏”。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滑。诊为:哮喘,肺肾两虚。以七味都气丸加玉屏风散加减以补肾益肺,另结合小儿推拿补肾温阳、理肺化痰。停用雾化及西药。调治过程中感冒一次,以三坳汤加味结合推拿治疗,3天基本控制。共调治一月余,哮喘未作。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玉屏风散

小儿推拿


刘医生按:

例1儿童,西医言之为过敏体质”,但非虚弱体质。此次受寒后表现出发热、无汗、咳喘、脉浮紧的一派风寒表实之证。虽发热,但非热证,实乃风寒郁闭所致,故治疗切不可用桑菊银翘甚至石膏等辛凉之剂,故以麻黄汤原方宣散之,2剂而愈。仅花费2块9毛钱。

例2儿童,自小体弱,反复支原体”感染4岁前皆就诊于西医,几乎每月皆输液雾化,体质愈发虚寒,后医馆开业后转诊于我,体质逐渐改善。此次感冒后再现咳嗽哮喘,因我休息至他医处服散寒止咳之杏苏散”无缓解。来诊时症见咳嗽頻作,听诊双肺少许哮鸣音,脉象浮软,乃风寒表虚之像。伤寒云: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3剂,服后当天即症状大减,3剂后仅偶有咳嗽,再以原方加附子6克扶正巩固而痊愈。

例3儿童,5岁不到,医院检查示鸡蛋、牛奶重度过敏”。然反复咳喘已3年,常年累月依赖雾化吸入激素治疗,身体已呈现一派肺肾亏虚之象,然哮喘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患儿就诊时为缓解期,故以治本为主。遂嘱其停用雾化及其他西药,采用纯中医调治。方选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紫河车补肾纳气,合玉屏风散以补肺健脾固表,另结合小儿推拿理肺化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治月余时感冒后稍做咳喘,以中药3剂结合推拿3天而愈,愈后继续调理,前后约2月时间。半年后回访,哮喘未再复发。

咳嗽哮喘为儿科常见疾病,盖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免疫力多不足,故常因护理不当致邪气入侵而犯病。然小儿呼吸道较窄小,容易生痰,生痰后又不易排出,故极易加重病情和延长病程。所以,在治疗的时候我们既要重视祛邪扶正以杜绝生痰之源,又要重视松痰排痰以防止加重和拖延病程。故我常采用中药结合小儿推拿综合治之,疗效并不亚于打针雾化,且不伤害甚至有益于儿童体质,远期疗效颇佳。

然咳嗽、哮喘虽为小疾,但部分患者病机有时错综复杂,令医者难以完全准确把握,故不效者难免。自古有言名医怕治咳嗽”,所言非虚。我虽在咳喘一证上作了较深入的摸索,但仍难以万全,仍需努力提高,以求达到更高的有效率。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