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邻居是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是雷厉风行,凡事求速战速决。但是邻居的孩子做事却总是很拖拉。经常听邻居抱怨,怎么他自己做事这么干脆利落,但是孩子却是这么个慢性子。
原来是因为邻居自己快就总是催孩子,导致孩子事情总是做不够,做不好。孩子想把孩子做好于是花的时间就长了,这么一来就让家长觉得,孩子做事情的太过拖拉。
孩子的能力尚差,完成事情的速度肯定没有家长快。家长过于着急导致孩子不能好好的做完孩子想做的,容易让孩子分心,浪费更多的时间,也容易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养成不好的习惯。
家长对孩子缺少耐心,不愿意耐心等一等”孩子,赶着孩子往前跑,必然影响孩子的成长。

1. 孩子长大之后能变得更加懂事。孩子贪玩不喜欢学习,做事总是做一半,也不讲卫生,不懂事的孩子真的会让家长产生些许的不耐烦,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可能都不想理一个脏兮兮的孩子把。
2. 孩子的调皮捣蛋让家长操碎了心。在孩子们刚出生的时候,家长们喜欢孩子的咿咿呀呀学叫爸爸妈妈,但是当孩子长大之后,孩子变得调皮,家长们也就失去了耐心,希望这孩子能快点长大懂事,能给家长们省心。
归根到底是家长希望孩子快点成才。家长们之所以会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快点成才。天下间的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子女能成龙成凤,对孩子的高期望让家长们迫切的希望看到孩子成才。

1. 等一等孩子,能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陪伴和关爱。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的往前跑,这是有个人放慢步调,等待落后的你,陪你一切奔跑,那你肯定会很感谢这个陪你奔跑的人。对于海来说也是如此,家长对哈子的耐心等候,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好。
2. 等一等孩子,能给孩子更多的动力去努力奋斗。同样是在奔跑的过程中,如果别人已经领先你很多,多到你已经不可能追上,那你可能就选择放弃。当是如果领先你的人就在你前面不远处,那肯定会让你更加有干劲去追上他。
3. 当家长们慢下来等待孩子,能让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独特的美丽。家长们一味的赶着孩子往前走跟上大部队,孩子跟不上让家长们失望,孩子赶上了,家长又不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优势所在。
家长们要试着慢下来等等孩子,耐心观察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等待教育”能给孩子更加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时间去成长,能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让孩子能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

泰国有一则公益广告,《先别急着骂孩子》。广告描述的是孩子的妈妈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发现孩子身上脏兮兮都是泥巴,但是妈妈并没有着急教训孩子,孩子的妈妈查学校的监控录像才知道,孩子是帮助环卫爷爷搬花。
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并没有急着去教育孩子,而是先等一等,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没有错怪孩子。
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应用好等待教育”帮助孩子成长。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请等一等。让孩子闹完冷静下来再安慰孩子。
当孩子顶嘴的时候,请等一等。让孩子表达完他的内心想法再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请等一等。让孩子先自我反思完再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家长们应当试着放下自己暴躁的内心,给孩子一个舞台表现,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加冷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我在做助教的时候有遇上一个孩子打同学,老师请来了孩子的家长。家长到来之后并没有觉得自己被请来学校没有面子,急着去教育孩子。而是坐下来,听听孩子想说什么,家长的平静和耐心,慢慢抚平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冷静的思考自己所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家长的耐性等候和引导,让孩子自己反思,真正的意思到自己的问题。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不揠苗助长。教育为什么要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么多个阶段,就是因为希望在孩子合适的年纪给孩子合适的教育和知识。有的家长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在孩子本该自由自在玩耍的年纪被学业所束缚。
2. 注重孩子价值观培养,循序渐进。两个有不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念和性格。家长们应该顺着孩子的发展,适当的引导孩子,不给孩子强行灌输自己的思想。耐心等待孩子,一步步来。
3. 家长们认识到亲子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现在这个男人完完全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这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她作品里写到的一句话。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家长的怀抱,自己成家立业。家长们要接受这个事实,在等待的过程中,慢慢的松手。

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这篇文章中写到:我愿意登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孩子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做好。”诚然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哪吒一样,一出生就有通天的神力。
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当耐心的等候,而不是去催促孩子,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和人格塑造,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为一颗可以独立面对风雨的树。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