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假意义非凡,孩子年纪尚小,最需要的就是父母陪伴。”
不论什么假期,最期待的还是能落实到位。”
为了促进生育,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生育三胎的号召,为需要抚育子女的家庭提供新福利。
日前,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公布了当地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普遍提出了延长产假和陪产假、增设育儿假”等措施。其中,江西、四川、江苏、贵州、吉林以及山西等6个省份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案已获通过,辽宁、湖南、湖北、陕西、安徽、海南、宁夏、云南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口计生条例修正草案正处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那么,育儿假”为何如此被重视?爸爸带娃的时代要来了吗?今天,一起来说说和生育相关的问题吧~
基于国家政策,鼓励探索育儿假”
现如今说起育儿”两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等等充满了妈妈们无奈的词语。事实上,婚姻是两个个体的结合,但同时也是两种关于性别、公平和感激的观念进行交锋的舞台。针对家庭养育、女性生育、职场歧视等社会现象,国家提倡育儿假,希望解决职工育儿的实际困难,保障女性的劳动权利
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最大力度地帮助家庭解决育儿难题,初衷都是为了鼓励女性生育、引导丈夫参与育儿哺育。
育儿假很重要,爸爸带娃的时代要来了吗?
父母育儿假”为什么得到普遍支持,大概是出于男女就业平等,还有男性育儿假有利于家庭和谐,让孩子与父亲建立起更亲近的情感关系,这些方面。其实无论育儿假”有没有实施,父亲参与育儿的行动都该加强起来了。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家庭角色分工影响家庭矛盾的产生,因为生娃育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人的事!
相比生娃的过程,养育才是一条漫长道路。女性在生理上直接经历了十月怀胎、生产、哺育的全过程,和孩子建立了牢固纽带,因此很快就能进入母亲的角色和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而父亲”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爸爸这件事,很多时候需要被某个事件唤醒”一下。而孩子刚出生的阶段则是唤醒父亲”身份的最佳时机。所以,增设育儿假”为爸爸参与育儿提供了条件。
育儿假”实行,女性在职场会被拒绝”吗?
很多女同胞担心育儿假对工作的影响:这么长的假期,用人单位会不会因此更倾向于不招女性员工呢?育儿假”推出,对职业女性的尊重如何不放假”成为新一轮话题。其实,从政策发布前,就有网友对育儿假是否会加剧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提出了质疑。归根结底,也是出于对女性社会属性的考虑。
长久以来,女性社会属性定义错位,导致职场歧视屡见不鲜。网友的担忧确实可以理解,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在面临家庭和事业冲突时,女性仍然难以逃脱相夫教子”的社会身份。在这样的背景下,男性是否愿意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以及是否会为了职业发展和家庭经济状况主动放弃育儿假,都成了未来需要关注的地方。其次,育儿假的背后涉及到用人单位的利益,生育带来的一定经济损失、人员缺口,企业是否会因此歧视休假员工,职业女性遭受的就业歧视会否加剧,都是育儿假”需要持续完善的方面。
当然,育儿假的设立是件好事,除了政府的推动,企业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员工在育儿假期间的正常收入来源。未来,更好地推行育儿假,让员工和企业都不将育儿视作发展自身的障碍,才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