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样两段视频,觉得非常震撼,特意分享出来,特别提醒的是第二段视频的最后有关于某本书籍的推介,大家可以忽略。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真的是很多妈妈的常态,常常喜欢在一个比较开放比较公共的场合去实施对孩子的教育。
说真的,我不太能够理解父母们在公共场合下对孩子实施教育的目的何在?或者说到底想达成什么样的一个目的?难道是希望公共场合下的公众压力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实施教育?
事实上,像视频里这样受了妈妈的训斥,被妈妈骂笨,没有反抗的,其实并不多见。周六晚上我回家的时候,就在一个超市门口,遇到一个小女孩在发泄式哭泣,不管女孩的爸爸怎么训斥、怎么安慰,女孩是哭的惊天地泣鬼神。
在公开场合,真的不适合去训斥孩子。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有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你的老板或者你的领导,在这么一个公开的场合下,特别大声的训斥你甚至说你笨、蠢、傻,你会怎么想?虽然你会碍于老板或者领导的权威,敢怒不敢言,但是你一定会在心中发下N多对老板对领导的诅咒。
你有这样的感受,那孩子呢?不能说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父母,自以为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在公开场合里去无视孩子的尊严与面子,大肆的打击和咒骂孩子。
这是第一。作为一个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避免在公开场合对孩子实施教育。事实上,公开场合教育孩子,受到干扰的因素太多,反而不如独立的、封闭的空间来的有效。
第二、作为一个父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以孩子的同学或者同伴作为蓝本来批评、指责孩子。以孩子的同学或者同伴为蓝本来教育孩子,不仅可能不会刺激孩子去向这些孩子的优秀看齐和学习,反而会让孩子对这些父母用来作为榜样蓝本的孩子产生疏离感,更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滋生出我天生就不如这些孩子的意念最终自暴自弃。
第三、作为一个父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说一些似是而非、难以揣摩的话语。比如视频中的妈妈就会说为什么同样的题,别人会,你就不会”这样的话语,这样的话说一百遍对孩子有一丝一毫的帮助么?不仅毫无帮助,而且还会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要明而确之告诉孩子究竟错在哪里,并和孩子一起分析针对这样的错误或者问题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改正方法。如果孩子无法分析出改正方法,父母可以直接给出好的办法,不要什么都指望孩子去纠错。虽然现在孩子的身心发展远超于我们以前,虽然现在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超于我们以前,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都不足以支撑他们自救”。所以,父母更多地应该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同行者、一个帮助者,而不是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仲裁者或者说指责者。孩子更需要的是斧正式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父母在实施教育孩子之前要思考一下我们爱孩子的方式究竟对不对。父母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总是把自己所有错误的教育冠之以爱”的名义来实施,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发泄,发泄对生活对自己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