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同的回答,得到的不一样的结果

妈妈哎呀!吵死了,哭什么哭呀。一点小事儿有什么好哭的啊!”

爸爸”这孩子,你得学的皮实一点,动不动就哭,脸皮太薄了吧!”

妈妈”妈妈知道你难过!最喜欢的玩具坏掉了,谁都会伤心。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回答!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可能第二个家长惯着孩子。殊不知这是共的能力!

共情就是”把我当成你。

共情能够让你孩子觉得自己被看到,被了解了。

没有共情能力的家长会习惯性的否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跟自己失去连接。

这样长大的孩子会经常感到孤独,没有存在感。因为他从来没有被真正的理解过。

可以这么说,家长对孩子的共情程度,才能真正代表爱的深度。

不同的回答,得到的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