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家里,默默的想到了我这辈子都不愿意回想起的一段经历。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被起过外号了。那时,我比许多初中生都高,但我特别瘦。我在学校的乒乓球队,因为水平比较好,经常和高中队的一起训练,有个高中的姐姐,每次参加球队比赛的时候,都被我完胜。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一天下午放学后,她走进训练室,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叫你定海神针吧。训练室每个人都笑着看着我。整个下午,他们都特别开心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昵称",就好像他们刚刚学会了一个他们在英语课上很感兴趣的单词,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我党士的反应了。
我独自坐在操场上,根本不敢回教室。我不知道班里的同学是不是知道,于是一个人,不停地想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被嘲笑;敌人不可能被发现,因为无处不在;老师根本不在乎,但最多只说几句,然后带来更多的嘲笑;爸妈根本不把它当回事。

那些日子,我总是心烦意乱,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即使是现在,我也很想回到许多年前,拥抱那个又高又瘦又沮丧的女孩,对她说:不要害怕,你没做错什么。幸好,姐姐没多久就转学了,那个绰号也很少再有人提起。
我想我是幸运的。可是直到今天我依然忘不掉我曾经经历过的这些。

也许你会说,这已经是外号了,不是昵称,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起外号人的心里,他也没想过这是外号,他也只是想起个昵称而已。而在像我一样的那些孩子心里,这可不仅仅是外号,更是一刻都不会停的伤害。
小的时候真的不要给孩子起那种很难听的所谓的昵称,这样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要么,你的孩子会像你一样,觉得这只是无伤大雅的昵称而已,于是他长大了就会想你一样给别的孩子起这种他认为无伤大雅的昵称,这跟校园暴力有什么区别呢?你愿意你的孩子变成这样吗?
要么,你的孩子被你刺伤,你别觉得有什么,但孩子已经受伤,他会变得敏感、脆弱、易怒,更有甚者别的小伙伴或者亲戚朋友们把这个所谓"昵称"宣扬开来,这个"昵称"将伴随他的整个青春期,给他留下抚平的伤口,这样算下来,你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园暴力,这是你更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所以,现在你还觉得那只是个无伤大雅的昵称吗?
也许你很疼自己的孩子,他是你一生最重要的宝贝,你想给他起个昵称来表达你对他那说不出口的爱,那那个昵称为什么不能是"宝宝"、"暖暖",又或者给他的美好祝愿呢?希望他木秀于林:林林,希望他平平安安:安安,等等等等.......
好多老一辈人会说,贱名好养活,可是这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就不要在拘泥于这种传统的封建迷信里面了吧,毕竟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的孩子也没有像现在的孩子这么早熟,毕竟孩子的现在才是更重要的呀。

写在最后:愿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校园暴力,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这些,也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推波助澜的一员,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好,那么让我们先从不给孩子起难听的"昵称"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