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所以,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很多家长为了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剥夺孩子的时间,任意支配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他们去进行各种学习,以求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社会生存和竞争技能。
虽然,父母的初心是为了孩子好。我们的身边这样用心良苦的父母,可以说比比皆是,他们不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知识强化班,就是逼着孩子做成堆成山的试卷、习题,这些父母不是没有看到孩子的抵触和反抗,但是他们认为一时的痛苦没关系,将来一定会受益的,现在的一切痛苦都是为了孩子将来过得更好。这看是多么正能量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却往往导致了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疏远。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业更加繁重,内心压力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自由的时间,孩子们希望能够自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他们才能用自己的方式释放心中的压力,真正享受到属于孩子的快乐。但也正是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父母限制孩子的自由,而孩子以各种形式反抗的普遍社会问题。
有多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了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父母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他们在打着所谓对孩子好”的旗号,强行要求孩子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他们需要自由,需要释放天性,需要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当父母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剥夺孩子的快乐和自由,当孩子的内心压力过大的时候,一定会反弹,不同的孩子会用不同的形式反抗。表现出来的也各不相同,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父母到那个时候再后悔恐怕为时已晚。
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了为孩子减负的口号,但是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虽然付出了一些行动,但效果却不理想,孩子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与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课业负担的过重,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何才能平衡父母的期待与孩子的意愿之间的矛盾呢?
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
父母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如果孩子根本没兴趣,学习的时候,就一定不会用心,因此势必保证不了学习的效果。相反,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方面,有意识的培养,就更容易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更有可能学有所成。
2.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
成年人懂得劳逸结合”,会在疲惫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其实孩子也会疲劳,父母也应该给孩子留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每个人的精力有限,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和学习。在孩子经历了一段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后,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对于一个已经上学的孩子来说,假期是他们最渴望的,所以一定不要在假期里给孩子安排过多的辅导课程,更不要让孩子每天生活在试卷和习题堆里,如果能够利用假期带孩子外出接触一下大自然,让孩子在自然中远离学习的压力,也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休息好了身心,才能更好的迎接下一阶段学习。
3.没必要对游戏说:不
很多家长都是谈游戏色变”,他们普遍认为玩游戏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游戏充斥着很多不良的内容,虽然,网络游戏确实存在一些负面的内容,但我们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忽略那些有益于孩子智力发育和培养孩子某方面能力的游戏,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绝对禁止游戏。家长可以有选择的让孩子进行游戏,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讨论,和孩子共同参与到游戏中。体会游戏带来的快乐。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像每一只雏鹰,迟早要离开巢穴。我们要放开双手,让他们像雏鹰一样去勇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