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的10分钟,利用几个小问题,和孩子做一次诚意满满的交流。

1
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朋友和我说起过这样一个事: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来,很开心地告诉朋友自己今天在学校交到了几个好朋友。
可是到了晚上朋友突然发现,早上出门给女儿带上的玩具都不见了。
朋友问女儿是不是弄丢了,女儿却这样回答:今天认识的朋友说,想要和她们做朋友,就要把玩具送给她们。”
朋友事后反省,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却忘记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出父母的保护。
如果孩子只懂得努力善良,却不知如何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每天多和孩子聊聊,就可以了解在孩子心里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事情。
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善良而有锋芒、懂事理而明是非。

2
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这个问题背后想要传递的教育观,其实是不要吝啬给孩子鼓励。
很多父母,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话一到嘴边,就变了味。
孩子期末考得不错,本来是想激励孩子奋进,一开口却变成有什么好骄傲的,你能保证下次还是第一名吗。”
在这样严厉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
所以,想要改善亲子关系,就从好好说话,多鼓励孩子开始。

即使孩子只是告诉你,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也请不要不屑一顾,给他一个鼓励的话语。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得到亲近人的认可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断前进。
一个得到鼓励的孩子,会更加容易肯定自己,也更有信心去接受未知的挑战。
不试着鼓励孩子,你永远也不知道孩子能有多优秀。
3
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很多妈妈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孩子一句:今天学到了什么?”
可是他的妈妈每天问他的却是: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伊西多·拉比认为,正是妈妈的这个问题,让他养成了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好习惯,也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就。
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只需要顺势引导孩子发问、思考,也许这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敲门砖。

鼓励孩子踊跃提问,其实一直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点。
越是聪明的孩子,越爱问为什么。
所以每天和孩子聊聊,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比任何学识都有用。
4
今天有什么不懂的吗?”
澎湃新闻曾发布过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包含家庭教育、学习心得、兴趣爱好等方面。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遇到学习瓶颈怎么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有92.5%的状元选择了自己反思薄弱所在”。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轻而易举就成为了状元。
不过是在遇到挫折和疑惑时,不断的自我反省,在反省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结果。
反思,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
每天花上三五分钟,和孩子聊聊遇到的疑惑,帮助孩子自我分析,也是培养孩子养成反思的习惯。
在学习上学会反思,可以让孩子开拓新的学习新思路,更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生活上学会反思,其实也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把握前进的方向,才能少走弯路。
这种方式比任何说教,来得更有效。
5
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吗?”
这句话其实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我很关心你。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父母的陪伴也越来越少。
父母对孩子在白天在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孩子也不愿意主动和父母进行交流。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也需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其实一直关心你。

第二层意思是不要太依赖别人。
很多父母保护孩子的方式就是,帮孩子解决那些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难题。
但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得到的不是保护,是依赖,是溺爱。
所以请告诉孩子:
独立,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也是他们将来面对困难的勇气。
一个独立性强的孩子,才能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做生活的强者。

愿每位父母,都能做一盏智慧灯塔,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