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书童,陪伴女儿一起终身学习,顺便分享于你。
你的孩子刚上小学,孩子的学习成为你生活的焦点。但你慢慢发觉,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认真,做作业磨蹭,不会管理时间,孩子性格内向,跟同学搞关系搞不好等等等等,忽如其来的种种问题,怎么办?

是孩子忽然变差了?为什么这么多问题,一上小学就跟约好了似的一起来呢?一路陪伴孩子的你,为什么在孩子小学之前就没察觉这些所谓的问题”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家长出现了一个现象:教育焦虑。

什么是教育焦虑?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总把注意力聚焦于孩子相对不足的地方,总把孩子的弱项与别人家孩子的强项做对比,以至于产生孩子总是学不好”和 自己没能力教好的焦虑。
那家长应该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其实啊,一个人要想缓解焦虑,最重要的是从固定性思维切换到成长性思维。 那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吗? 下面为大家提供两个思路: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孩子现阶段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对孩子拔苗助长,而是对家长的期望值进行调整。
比如说,刚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必然上课的时候会走神,或者小动作不断;另外,孩子在那个阶段还没有时间长短的概念,必然不会规划和安排时间等等。这些问题,都能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被解决。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遇到某种问题或者缺乏某种品质的时候,首先得告诉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如果回忆一下,可能自己小时候也出现过这类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这些问题还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吗?你现在对孩子的期待,是否是她/他这个年龄段的合理预期?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任务分解,把一个大目标,拆分成若小目标,再把小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马上执行的动作。
用注意力的问题来举例吧。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专注,那么一开始你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入手,让他看喜欢的书坚持专注5分钟。然后,可以聚焦在写作业上,练习专注15分钟。最后,再帮孩子对重要但兴趣不够的领域进行管理,比如练字或者做计算题。
在这个过程里,要对孩子的成果及时肯定。比如说,沈老师建议,你可以给孩子画一张台阶图,每一级台阶设定5分钟、10分钟、30分钟等等,每达到一级就画上成功的标志。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清晰地看见成长进步的轨迹,就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比如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写作业拖拉,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办?
首先,你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做事拖延的习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都在观察和模仿你的行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你不妨和孩子相互监督,结伴纠正。
然后,你要看看孩子的拖拉,是不是你带来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吧,有时候孩子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回到家想玩会儿手机游戏。但很多家长就会想着给孩子报个班或者买点课外练习册,把他的时间填满。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很消极的暗示。孩子接收的信息是,原来我作业做得越快,爸妈就会布置更多的作业,那何苦呢?我慢慢做,消磨一点时间多好。孩子都很聪明,他发现反正自己不能自由支配时间,做作业就会拖延。你看,孩子拖拉可能并不是源于他自己的习惯,而是因为你占据了他自由支配的时间。

好,总结下今天的内容: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是因为教学焦虑。而解决教学焦虑,我们提供了三个思路:1.调整预期 2.学会分解 3.反求诸己。
我是大头书童,今天是陪伴女儿学习的第9天,心得与你们分享。你还知道有什么解决教育焦虑的方法?欢迎留言,和我交流,期待你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