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知道孩子要多运动,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吃得更多、睡得更好、长得更高、增强抵抗力,甚至提高学习能力。
到底孩子应该做什么运动?什么运动才能帮助让孩子越来越聪明?什么运动能让孩子越长越高?什么运动能磨炼孩子意志?
你都带孩子做什么运动呢?
1. 想要提升孩子的记忆力,选择”动到脚”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有助于人的海马回细胞增生,而海马回正是大脑的记忆中枢。
持续性的中强度耐力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比起其他肌力训练或高强度间歇式的运动,更能明显增加海马回细胞增生,增进大脑的记忆功能。
提升记忆力的运动:慢跑、骑脚踏车、快步走、游泳等中强度的有氧运动。
2. 想要增加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玩球
专注力”需要大脑多个区域共同合作,包括前额叶(执行功能)、基底核(冲动控制、不同活动的注意力转移)、小脑(注意力)、顶叶(视觉空间处理)等。
要同时刺激这么多个大脑区域,最好的运动应该就是球类活动了。因为在玩球的过程中,会包含跑步、协调、平衡、视觉空间、速度及敏捷度等,因此球类活动应该是综合CP值最高的运动。
增加专注力的运动:足球、篮球、橄榄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与击剑运动
3. 想要提升孩子的思考力,让孩子出力
许多研究指出:锻炼肌肉能增加大脑的执行功能。
因为肌力训练能增加大脑的血流速度,提高警醒程度与注意力,同时促进神经细胞间的链接,促进双侧前额叶的活化。
而前额叶正是大脑的总指挥,负责推理、问题解决、执行与思考。因此刺激前额叶就能帮助提升大脑的执行功能。
提升思考力的运动:攀爬、单杠、仰卧起坐、拔河等肌力训练
4. 想要增加孩子食欲,要选择间歇式有氧运动
许多研究都发现长时间持续的有氧运动,其实会降低食欲,因为降低了一种刺激食欲的激素(acylated ghrelin)的作用。
有研究更直接指出:高强度活动会抑制食欲,让身体失去对食物的渴望。
多数研究同时指出,想要增加食欲,必须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运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游泳完总是特別饿。
研究并发现:在间歇性有氧运动后,等身体冷却下来,食欲就会大增了。
增加食欲的运动:游泳、玩水等间歇式有氧运动、轮滑
5. 想要孩子长高,就要让孩子跳
儿童能不断地长高,靠的就是骨骼中的生长板;在生长板闭合之前,最大程度刺激生长板,是长高的关键,而跳跃正是刺激生长板最有效的运动。
不间断性的跳跃活动,例如:在跳床上跳跃,会比间断性的跳跃活动,如:跳绳,对长高的效果更好。
帮助长高的运动:跳跃、篮球、跑步、跳绳
6. 想要增强孩子的挫折忍耐力,让孩子做瑜珈
杏仁核是大脑的情绪中枢;脑岛是处理身体感觉与情绪;而额下回则是发展同理心的位置。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发现,瑜珈能增加脑岛、杏仁核和额叶的灰质量。能增加血清素分泌、降低皮质醇释出,有助于减低焦虑,增加自我概念与自信心。
也就是说瑜珈能帮助提升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及稳定度。
运动能增加多巴胺、催产素、脑内啡等内分泌,帮助大脑感到快乐,因此只要持续运动,就能让人感到快乐。
但是如果家长特別想要帮孩子增加自信、挫折忍耐力,瑜珈会是非常适合的运动。
增强挫折忍耐力的运动:瑜珈
7. 想要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必须有氧运动+球类运动+肌力训练三管齐下
学业表现是多个脑区共同合作的成果。
有氧活动、速度和敏捷度相关活动都能帮助提升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
想要提高学习成绩,跑步是最基本的。想要提升意志力,必须再加上强调速度敏捷度的球类运动。最后还要加上肌力训练,才能全面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什么年龄段适合什么运动?
运动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但具体什么年龄段适合什么运动?孩子每天运动多长时间合适?关于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建议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每天保证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保持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和抗阻活动;每天的屏幕接触时间,不超过2小时。
关于具体的运动类型,下面这份《儿童运动年龄对照表》,建议家长收藏:
3岁以前
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进行一些促进肢体协调的运动,可以通过做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运动。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做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捡树叶、玩沙子、踢足球、扔球或者沙袋之类的运动。
每天运动的时间不限。
3-6岁
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生长发育的运动,主要有:跳跃、跑步、拍球、摸高、跳舞、跳绳、游泳等。
需要注意的是,游泳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学习。最适合学习游泳的年龄是5岁以上。
关于舞蹈,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简单的节奏练习,主要培养孩子的表现力、节奏感和兴趣,不宜过早做一些高难度动作,比如劈叉、弯腰、芭蕾脚尖等。专业的舞蹈训练建议10岁以后。
3-6岁的孩子,每天的运动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强度,以玩为主,全天尽可能多地活动。
6-8岁
6岁前,就可以接触球类运动,但系统性的学习还是建议6岁以后。
因为到了6-8岁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模仿能力和时空感知能力,可以更好地驾驭乒乓球、网球之类的球类运动。
该年龄段是儿童生长发育高峰期,不允许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
9-12岁
9岁后可以开始引入一些规则更加复杂,需要一些战略合作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等。
该年龄段儿童处在骨骼快速生长期,可能导致冲击或者受伤的剧烈运动不适合在这个年龄段开展。
这个年龄段可以定向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比如舞蹈,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但一定要避免受伤。
此外可以适当做一些有利于身高的运动,比如摸高、跳绳、引体向上。
总之,希望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智,引导孩子合理运动,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一旦孩子有身体不适,第一时间去医院,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在偷懒,更不要逼迫孩子。
最后,祝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运动虽好,但千万要适度。别忘了转发给你身边的家长~
|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尊重原创,侵删。欢迎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
- END-